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計劃“流產” 印度航母發展之路步入“拐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9 09:39:50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想像圖。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如今,在很多人看來,印度的航空母艦發展之路走得既不理想,又不成功;個別人甚至稱之為敗筆。 

  《新民晚報》報道,說它不理想,是因為:時至2009年底,印度海軍只剩下一艘航空母艦“維拉特”號,而其原先制定的極其龐大的航母發展計劃(即至少建造3艘,有可能的話將建造5艘航母),並逐漸建成一支至少在亞洲數量最多、作戰能力最強的航母編隊的設想,仿佛全都成了泡影。入役已50年的“維拉特”號雖經過多次大修,但因其早已到了壽終的年紀,最多也只能再使用數年。 

  印度自行研製的“藍天衛士”號航母建造進程似乎也不太順利,原定2012年入役的設想已推遲到2014年;而由俄羅斯負責改裝“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航母的完工日期,則一拖再拖,費用也一漲再漲(現已敲定為23億美元)。 

  更令印度揪心的是,進口的米格-29K艦載戰鬥機作戰性能與美國戰機相比還有相當差距,而且俄羅斯還計劃將售印米格-29K艦載機的單價提高60%。至於印度自行研製的LCA輕型戰鬥機,也由於技術戰術性能指標達不到要求而遲遲無法按期入役。 

  不過,儘管問題多多,工期一拖再拖,但是印度航母總體思路和建設發展仍有其獨到之處,有許多值得深入研究借鑒之處。 

  一、採用滑橇式起降方式;有助於新舊艦載機的銜接,並減輕培訓壓力和減少維護成本 

  無論是老舊的“維拉特”號現役航母,還是正在俄羅斯改裝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均設置有滑橇式起飛甲板,區別只是兩者的上翹角有所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