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烏克蘭望解放軍選安70 願幫中國實現國產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31 10:11:11  


 
  記者:您剛才的舉例中為什麼漏掉了歐洲A400M?

  別林斯基:A400M與我們的安-70在性能上沒有太大差距,雙方具有“市場衝突”的潛在特性。但安-70目前已通過所有測試,各項性能都得到驗證。而A400M剛完成首飛,並且在發動機和機載設備方面遇到一些問題,交付時間還得往後拖延。更重要的是,安-70的單價可以控制在5000萬到6000萬美元之間,而A400M的單價已超過1億美元,從效費比上看沒有優勢。

  順便透露一下,作為A400M的重要參與國之一,現在連德國都想好了“退出戰略”,它們對安-70運輸機充滿興趣,已提出用它作為A400M的替代品,另有一些東南歐國家,也在研究吸納安-70參與北約和歐盟航空運輸的可能性,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俄羅斯打退堂鼓另有原因

  記者:俄羅斯媒體一直貶低安-70,聲稱2004年俄方之所以退出該項目,是因為它的可靠性不好,您對此有何評價?

  別林斯基:這完全是托詞。我想強調的是,安-70是一架各項性能都很優秀的飛機,它早已過了風險系數較高的測試期,可靠性完全有保障。話說回來,世界上任何一種新研製的飛機在開始時都沒有很好的可靠性,那時候更需要暴露問題,然後加以解決。至於俄羅斯人對安-70的攻擊,完全出於國內原因,要知道,俄羅斯的圖波列夫設計局和伊留申設計局,是不希望烏克蘭生產的飛機出現在本國的。您現在也看到,放棄安-70對俄戰略運輸航空兵而言已變成一種災難,它們的伊爾-76MD屢屢出現事故而面臨大規模停飛的危機。

  記者:安-70何時投入批量生產?訂單情況如何?

  別林斯基:目前,基輔“阿維安特”航空廠正按合同為烏克蘭空軍組裝首批5架安-70,其中兩架應於今年交付,總訂貨量接近20架。當然,我們的最大市場在海外。

  願意拿技術換中國市場

  記者:一些西方媒體稱,安東諾夫設計局試圖將安-70的技術轉移給中國,準備幫助“東方的夥伴”發展自己的軍用大型運輸機,您能解釋一下嗎?

  別林斯基:中國正在發展可取代伊爾-76MD的大飛機,我們與中國在這方面的合作正“有效持續中”。我們已向中方提交了運輸機設計技術咨詢說明書,詳細說明安東諾夫能夠提供的幫助,包括機體設計等方面,我們還建議中國使用烏克蘭生產的發動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