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鄰國卻無處發力
進入21世紀以來,針對世界新軍事戰略的發展,印度啟動了軍隊現代化建設,陸海空三軍都制定了本軍種的二十年遠景規劃。規劃要求到2020年,印度陸軍必須具備阻止潛在侵略的能力、取得戰爭勝利的能力、保衛國內安全的能力、遠距離區域作戰的能力以及維和作戰能力。
而對於花血本購買多國先進武器裝備,印度軍方部分官員和媒體給出的“緣由”是對付巴基斯坦和中國,也有人分析稱印度希望借強大軍事實力邁進大國行列。但實際情況是,印度軍力雖對巴形成壓倒性優勢,但巴基斯坦的“沙欣”系列彈道導彈和“巴布爾”型巡航導彈已具核投送能力,兩國已成“核恐怖平衡”之勢,以往兩國間的大規模坦克戰和空戰已成“昨日黃花”。
對於國防體系完善的中國,印度則沒有絲毫優勢。中國軍事工業可提供小到子彈,大到洲際導彈和原子彈的各種武器裝備,99式坦克、殲-10戰機、預警機和新式戰艦已經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是印度無法比擬的。雖然印度近期在中印邊境附近增修機場,並聲稱要部署先進的蘇-30戰機和直升機,但實際情況是,自上世紀60年代後,中印邊境一直很平靜,兩國也很難因邊界問題重啟戰端。
如果說印度借發展遠程導彈和核武器實現加入聯合國安理會等“大國夙願”尚可理解,那麼動輒數十億美元的常規武器軍購則顯然有些用力過猛。由此可見,印度軍力建設的戰略針對性十分模糊,龐大軍隊似乎面臨一種無處發力的尷尬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