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央行智囊大換血有玄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1 10:35:04  


3月29日晚,中國央行發出通告對貨幣政策委員會中的金融專家委員進行了調整。
  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31日載文《中國央行智囊大換血的玄機》,文章說,貨幣政策具體的決策過程我們無從知曉,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考察“經國務院批准”挑選出來的金融專家委員其一貫的學術觀點,來揣測未來貨幣政策可能的價值取向。摘要如下:

  3月29日晚,中國央行發出通告對貨幣政策委員會中的金融專家委員進行了調整:任命周其仁為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不再擔任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職務,同時增補夏斌、李稻葵為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根據1997年4月5日中國國務院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條例》,貨幣政策委員會是制定貨幣政策的咨詢議事機構,其職責是對貨幣政策提出建議,一般在每季度的第一個月份中旬召開例會。委員主要由中國央行、發改委、財政部、外管局、國家統計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等部委領導組成,除此之外,還要有一名非國家公務員的金融專家作為“外腦智囊”,任期兩年。1998年以來,黃達、吳敬璉、李揚、餘永定和樊綱等相繼出任過貨幣政策委員會中的金融專家委員。 

  許多人認為貨幣政策委員會只具有貨幣政策的建議權而沒有決策權(這也是中國央行沒有獨立性的表現),其中的“獨苗”──金融專家委員可能更是人微言輕。貨幣政策具體的決策過程我們無從知曉,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考察“經國務院批准”挑選出來的金融專家委員其一貫的學術觀點,來揣測未來貨幣政策可能的價值取向。特別是這次中國央行出人意料地將金融專家委員擴容至三名(現任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共15名),如此大換血的背後必定蘊藏著些許玄機。 

  這次金融專家委員的調整時機就頗有玄機。前任金融專家委員樊綱於2006年8月屢新,由於金融危機爆發,在2008年10月又破天荒地連任。如果說以兩年為一任期的話,樊綱的任職似乎還沒有到期。從樊綱近期的言論來看,他認為資產價格泡沫比通貨膨脹更值得關注,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教授一直堅定地認為貨幣超發一定會帶來通貨膨脹。也許在中國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的敏感關口,中國央行想給外界一種“換帥如換刀”的心理預期,如何治理通貨膨脹將是未來兩年中國央行的頭等大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