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經濟率先復甦 惠及阿拉伯世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4 11:18:49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的阿拉伯國家官員認為,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有力地推動了阿拉伯世界經濟的發展。中阿合作攜手共贏,在後危機時代進入全面提升戰略合作的嶄新時期。

  新華社報道,“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5月13日至14日在天津舉行。

  “儘管出現了金融危機,中阿雙邊貿易額2009年仍然超過了1000億美元。”阿盟秘書長穆薩表示,中阿雙方秉承合作的原則,實現了雙邊貿易額的大幅增長。中阿雙方貿易額從2004年的364億美元攀升至2009年的1074億美元。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中阿經貿合作繼續向前發展,充分顯示了雙方經濟的巨大互補性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從2004年到2009年,中阿相互直接投資累計從11億美元增加到55億美元,工程承包合作累計完成營業額從135億美元提高到700億美元。

  中國的擴大內需政策為阿拉伯的貿易夥伴擴大對華出口提供了機會。“2009年中國和埃及克服了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埃中貿易額達到62.4億美元,較10年前的6.1億美元增長9倍之多。”埃及投資部部長馬哈茂德.薩夫沃托.穆希丁接受採訪時說,“值得關注的是,埃及2009年對中國的出口規模大幅增長,達到4.3億美元,而10年前僅為3000萬美元。”

  2009年,中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5%。從世界角度看,中國2009年零售銷售增長的總額與美國的零售下降總額大體相當,對世界經濟和貿易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撐。

  經濟復甦下的中國企業對阿拉伯國家投資依然活躍。在2008-2009財政年度,中國在埃及的投資規模位居首位。“中國對埃及投資額的躍升,極大促進了雙方的貿易平衡,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穆希丁表示。

  根據埃及有關機構的數據,在埃及註冊的中國公司目前達1022家,投資總額達3.07億美元,涉及建築業、服務業、製造業、電信業和物流等多個領域。

  穆希丁說,隨著埃及投資環境的改善,中國企業和機構對埃及的投資興趣日益濃厚。預計到2012年底,在埃及註冊的中國公司將達1500家,更多的投資將流向基礎設施、金融和清潔能源等領域。

  面對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中國和沙特的經貿關係同樣經受住了考驗,取得了快速發展。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在參加會議期間說,從2008年起,中國成為沙特第二大進口國和第三大出口市場。2009年,雙邊貿易額達到了410億美元左右,比2006年翻了一番。目前,中沙雙方一致同意到2015年將雙邊貿易額擴大到600億美元。

  互利共贏的經貿關係使得中沙兩國的企業都在積極擴大相互投資。費薩爾說,中國企業目前正在沙特參建100個發展項目,總金額高達440億里亞爾。而中國加大市場開放的政策不但增加了中國市場的銷售和就業,也為阿拉伯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獲利空間。

  5月11日,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百萬噸乙烯單套裝置100萬噸乙烯工程在天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這一項目由中石化集團公司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按股比50:50合資建設經營,標誌著中國石化產業在對外開放、結構調整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總裁許紅星介紹,該項目把乙烯生產能力從20萬噸/年擴大至120萬噸/年。以此項目為核心,公司今年可新增銷售收入600億元,帶動下游產業及配套工程投資約1000億元,直接或間接增加就業崗位2萬餘個。

  目前,在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關於自貿區的談判也正在進行。隨著中阿國家經濟互補性和依存度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空間將從傳統經濟領域擴展到綠色經濟、新能源、金融合作、貿易一體化等方面。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朱威烈表示,通過此次會議,中阿雙方建立的戰略合作關係,正在由“點”走向“面”,迎來中阿整體作協同崛起的嶄新局面。金融危機後,中阿提升戰略合作,在國際秩序重建中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將繼續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重要貢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