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打造編隊飛行小衛星群 監視對付中國潛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4 11:03:20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香港亞洲時報13日發表題為“美國衛星為中國潛艇蒙上陰影”的文章稱,美國計劃未來將發射數十顆包括偵察衛星在內的各式衛星,這些衛星將加強對中國潛艇的偵察力度,並將越來越多的用於反潛戰。

  文章稱,當解放軍海軍潛艇離開其位於海南三亞、山東青島以及浙江寧波附近的基地並向深海挺進時,其無法探測到太空中的衛星。南海又存有大量深水海域,尤其是在南沙群島北部海域、西沙群島東部海域以及呂宋海峽南部海域。

  此外,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副研究員彼得•達頓還透露稱:“對潛艇行動來說,東中國海更具挑戰性,這是因為從中國海岸線到沖繩海槽之間的海域都非常淺,大部分海域的深度僅有180-360英尺。而南中國海多數海域的深度都在3.6 千米以上。”

  文章稱,通過衛星監視潛艇是非聲反潛戰(NAASW)的一種形式。太空中的激光、紅外線以及其他探測器與合成孔徑雷達(SAR),都可能會被用於非聲反潛戰。雷達或許可能會發現潛艇在水下所引起的微妙變化、監視水平面以上或以下的波動、探測海水溫度的微妙變動。而且,它不會與通信衛星或者地球觀測衛星混淆。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間諜衛星群的經營者——美國國家偵察局(NRO)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發射大量衛星。對此,中國方面必須假設,在美國這些新偵察衛星,有一顆或多顆衛星將會幫助美國海軍更好定位及追蹤中國海軍的潛艇。而且,衛星同水下傳感器、安裝在海底或在公海漂流的探測器,以及配備在其他潛艇、艦船、無人潛航器(UUV)、戰機、直升機以及無人機的探測裝置一起,便能組成一個有效的監視網絡。

  文章稱,許多人都懷疑衛星能夠有效、可靠地執行非聲反潛任務,而且其成本也很合理。對此,一位前美國海軍聲納專家解釋說:“在我看來,風與潮汐對海平面所形成的自然干擾,很有可能會掩飾因潛艇通過而形成的干擾。因此,雖然衛星偵察是一種可行的探測技術,但我認為它的應用是如此受限,以至於不值得對其進行投資。”

  此外,今年4月,有消息人士向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透露稱,莫斯科已經研發一種新型衛星模塊,“可用於軍事防禦及民用目的,尤其可以用來提供氣象數據”。而且,該衛星模塊還能“執行海洋遙感任何,並且探測水下運行的潛艇”。或許,俄羅斯最早將會於2011年初,在太空對這種新衛星進行測試。

  文章稱,中國還從俄羅斯獲得了相關信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所副教授安德魯•艾立信稱:“有報道稱,中國專家在蘇聯解體後幾年內一直在接受俄羅斯衛星專家的技術援助。“

  據海軍分析家及作家諾曼•波爾馬稱,一些衛星可以追蹤到潛艇尾流,但是不能持續追蹤到或時時追蹤,也不適用於所有的水下環境。此外,潛艇的深度、速度、海底特點及水的清澈度也會對衛星效果產生影響。波爾馬說,“潛艇相對較小,屬有限目標,長度大多為91米至152米,但潛艇尾流卻一直在持續,其長度甚至可以延伸幾公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