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為何美國社會反猶倒黴,辱華沒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1 10:58:12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美國傳奇記者海倫•托馬斯因為批評以色列的言論而“被退休”。89歲高齡的托馬斯在白宮記者中長期居第一把交椅,她如此黯然地結束了自己輝煌的職業生涯,讓人很感嘆也讓人感覺很複雜。

  環球時報刊登署名文章說,美國說起來是個言論自由國家,老百姓可以當面罵總統,但是其實有碰不得的禁區,比如對猶太人和黑人的不友好的言論都容易招致猛烈的反彈。即使很有個性的公眾人物也都在種族這樣的敏感問題上謹小慎微。托馬斯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馬上道歉,但是她並沒有被原諒。

  與此對比鮮明,在美國辱華言論也時有出現,但懲戒卻遠不能與此同日而語。2008奧運會前CNN主持人卡弗蒂對華人的侮辱言辭遠比托馬斯惡毒,引起了全美華人的強烈抗議。但卡弗蒂卻很沉得住氣,直到事發幾天以後才不疼不癢地道了個歉,他在主持人的寶座上依舊巋然不動。真可謂,撼托馬斯易,撼卡弗蒂難。比起托馬斯來,他可以在被窩里偷著樂了。

  卡弗蒂的資歷聲望遠不如托馬斯,他難以撼動的原因不是因為自身的強大,而是華人自身力量的不足和美國社會對反華態度相當程度的容忍。現在,奧巴馬政府裡雖然有幾名華人後裔的成員,但是並不代表著美國華人權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更不代表中國能從中得益。在美華人 對爭取自身權利的鬥爭意識依然淡漠,這已經被很多人指出了。

  文章指出,提高在美華人的參政意識和經濟能力固然對提升華人的話語權有幫助。但是,這種幫助是有限的,而更深刻的原因是國際關係上的。中國仍然長期被美國視為潛在的對手和敵人,反華在一些目光狹隘的美國人眼裡是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的,所以歧視華人在美國雖然於法不容,但是於“情”可恕。以色列是美國的親密盟友,反以色列於法不容,於“情”也不可恕,理應嚴懲。美國國內的種族之爭,有時不只是一個國內問題,它反映的是國際關係中的恩恩怨怨。

  美國反歧視的法律的確已經很完備,而且確實已經做出了不少公正的判決,給了人們美國是一個平等國家的印象。但是,在重大問題上,法律往往還是要為政治利益讓步的。也許少數華人會“成功”地融入所謂主流社會,但是在美華人作為一個群體,總會被與中國聯繫起來,中美之間的關係決定了他們的地位和命運,這不是靠某一個人和某一個團體的奮鬥就能解決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