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當代藝術的憂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5 00:07:56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雅昌藝術網刊載作者陳曉峰的文章說,南非世界杯沒有中國足球,中國人不再懂得悲傷反倒忘記了中國隊;希臘隊進球了,才收斂了中國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阿Q心理;朝鮮鄭大世的眼淚,讓人相信眼淚在特定環境下顯示國家和民族情感的意義,而中國當代藝術迷失了自我價值方向,將當代藝術結合變化的環境和現實的不斷選擇和生成的意義,當作價值結束來追求商業,這就是主流化中國當代藝術價值的悖論——卻仍然在自說自話,其可視的“未來”,和中國足球無法在世界最大的平台出現的結局是何其的相似?

  足球和藝術都是天生追求自由、個性和快樂的,但是在特色的現實路線中,中國足球和中國藝術都外化成為抹殺“自由、個性與快樂”的惡的代表,讓人傷心讓人悲憤讓人難以舒心。更重要的是,在悲傷與歡喜之間,在山寨與創新面前,在商業與創造當中,資源控制者們總是選擇最中庸的模糊,最便於己利的線路,最光鮮的造勢——這就是這個不停生產不靠譜社會的現實與邏輯。在利益面前,從不想落空的心態,實質上牽引主流化的那部分中國當代藝術已經走上了一條“被設計”的商業化路線。所謂的明星藝術家充其量就是一個批量生產商,藝術產品的複制者,而外批光鮮的社會化觀念,無非是這批商品的恒源祥和腦白金似的廣告語——沒有中國足球,球迷還可以選擇阿根廷、巴西,更可以選擇朝鮮,選擇那些不斷爆冷的球隊,就像選擇防火防盜那樣,也將淪落到“防中國當代藝術”的選擇中。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30年的中國當代藝術似乎已經被視為打下了“江山”,在這個系統裡這些“人物”要掛上自己的名號,無論好壞都分出一杯羹出來,而這些“ 代表們”首要的追求,已經不是讓藝術如何繼續革命的問題——藝術的核心資源在這個導致利益鏈條化的過程中顯得越來越集中,關係越來越分扯不清,每個成功藝術家背後都站著利益集團,殘酷地剝離了藝術的動力,也剝奪了藝術自由表達的可能性,這也是未來能否釋放出藝術新活力的前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