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撤導彈”背後中美博弈 對台售武現狀難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7 10:18:09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大陸同意討論撤除東南沿海地區的導彈,這是過去幾十年很多台灣人想都沒想過的問題。如今,在一個偶然的因素刺激之下,大陸方面看似突然的善意流露,在島內掀起輿論“地震”。

  7月30日,中國國防部新任發言人耿雁生在北京軍區工兵團舉行的記者會上,就台灣記者關心的“大陸撤除對台導彈”一事表示,“撤導彈和軍事部署都可以在兩岸軍事互信的基礎下討論”。針對耿雁生的表態,島內媒體從不同側面進行了解讀。一些媒體認為,大陸國防部“首度回應撤除對台導彈”一事,跟當前兩岸關係趨向緩和密不可分,雖是在接受記者提問時說出,但卻包含了面向台灣和美國的政治用意。

  從積極評價到“撤武清單”

  在7月30日的記者會上,有台灣記者問耿雁生:“台灣朝野政黨對兩岸和平談判的共同看法是,希望大陸軍方先撤出福建沿海的導彈部署,大陸是否有評估撤導彈的議題?”耿雁生回答說,為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方面的一些顧慮,兩岸可以就軍事問題適時進行接觸和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方式推進。至於兩岸軍事部署,耿雁生表示,可以在兩岸探討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時討論。

  記者會後,台灣記者繼續追問耿雁生,大陸撤導彈的困難在哪兒?耿雁生表示,困難不大,主要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撤導彈和軍事部署都可以在軍事互信的基礎下討論。

  耿雁生的言論讓島內沸騰起來,媒體和台當局第一時間作出積極評價。台灣《聯合報》8月1日刊文說,大陸軍方在兩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之後,首次在公開場合釋出這個信息,是一項善意的舉動。台當局“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表示,兩岸和平互動、善意交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待,全世界也都樂觀其成。

  然而,對於喊了幾十年撤導彈的台灣輿論界來說,可能並沒有做好接應大陸善意的心理準備,一時的錯愕讓自己亂了方寸。8月2日,台灣《中國時報》頭版推出轟動性報道,宣稱兩岸不僅要談撤導彈,台灣還將向大陸提交一個大陸應撤除的武器清單。清單上羅列的項目從殲—10戰機、“紅旗”防空導彈到東海、南海艦隊的部分驅逐艦。不過,台當局“國防部”馬上否認了相關報道。國民黨“立委”帥化民也表示,“撤武清單”純屬是在“編故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