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印媒:中國DF-31/41或增加反艦技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0 17:30:08  


國慶大閱兵東風-31A洲際核導彈震撼出場。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東方網編譯印度《亞洲年代》報道,中國正在通過技術和創新聯合試驗東風-21反艦彈道導彈在1800公里外打擊海上敵方戰艦的能力,一旦該試驗獲得成功,海上力量的概念就將會被改寫,因為中國可以將東風-21的反艦技術利用到射程分別為8000公里和14000裡的東風-31和東風-41遠程彈道導彈上面。

  最近,中國領海外緣及鄰近海域發生的一系列情況(美韓海軍在日本海舉行的演習、中國海軍在南中國海進行的武器射擊訓練),再次突出了海上力量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性。幾周前,美國海軍與亞太地區其他國家舉行了大規模演習,而且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試圖將南中國海領土爭端國際化,這是因為全球貿易都經過該海域。

  報道指出,人們普遍認為要想成為海上強國必須擁有以下七個“必要條件”:大面積國土、眾多人口、控制海運貿易路線的地理位置、至少兩條海岸線、科技工業、航海傳統以及政府在國家利益中開拓海上力量的政治意願。

  雖然在這七個“必要條件”中,有三個都是中國所不具備的,但中國正在努力克服這些弱點。第一,中國歷來都不具備航海傳統,但是它正在快速學習中,而且現如今中國船員已在駕駛商船、拖網漁船和戰艦在世界各大洋中航行。第二,儘管海上貿易經由中國及黃海,但受其他現代化沿海國家的影響,中國無法完全控制海上貿易路線。第三,中國只有一條向東的海岸線,而且其進入太平洋會受到韓國、日本、台灣地區和菲律賓的“阻礙”。此外,中國向南進入印度洋需要經過越南附近海域,然後穿過新加坡-馬六甲、巽他和龍目島海峽的咽喉要道。中國幾乎90%的石油需求都由從西亞和安哥拉進口的石油來滿足,而一旦發生戰爭,那些需要經過印度洋咽喉要道的運輸便無法通行。

  不過,為成為全球海上強國,中國已經採取了以下措施:在當前進行的偵察並定位海上“敵”艦的試驗中,北京政策綜合運用了技術和創新手段;在遠距離攻擊方面,中國正在研製配備末端制導系統、射程為1800公里的陸基東風-21彈道導彈。一旦東風-21的試驗獲得成功,海上力量概念便會被重寫,因為中國隨後可能會對射程8000公里的東風-31和14000公里的東風-41導彈,進行類似的測試。北京政府可以通過綜合使用高頻“天波”的遠程“超視距雷達”獲取導彈目標數據,並利用國產衛星獲取偵察、通信和航海數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