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專家:西方打人權旗號襲利比亞搶石油利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1 08:51:53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電/中國前駐俄羅斯陸海空軍武官、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王海運退役少將接受香港文匯報獨家專訪時指出,儘管利比亞之前已宣布立即停火,願與反對派對話,但西方國家最後仍展開軍事干預。行動本身已經超出聯合國禁飛的授權,而且是用武力干涉別國內政,“這完全違背了聯合國憲章。” 儘管他們打著“保護人權”旗號,但實際卻是為了鞏固自己在當地的經濟、政治、安全等利益。 

  王海運指出,軍事干預有利於西方國家穩固在利比亞的政治、經濟及安全等利益,最主要還是經濟利益。於西方國家而言,利比亞的石油行業是重要投資市場。利比亞是世界主要石油產區,質量好,價格低,世界上很多軍事行動都因爭奪石油利益而起,此次亦不例外。另外,西方國家希望藉機對北非國家進行民主改造,打造符合西方利益、服從應西方發展需要的政權。 

  法國充當“先鋒”原因有四 

  當地時間19日下午,法國在巴黎召開落實聯合國安理會有關利比亞決議的國際會議,在會議結束後不到2小時,“急先鋒”法國已率先開火,向利比亞班加西地區發動4次空襲,並摧毀多輛利比亞政府軍的坦克。王海運指出,法國在此次事件中一反常態,表現突出,涉及多個方面,包括歷史及現實的多層次因素、地緣政治、石油利益等。 

  王海運分析道,法國曾是非洲殖民地的宗主國,一直認為非洲是自己的地盤,非洲事務亦需由其干預。其次,利比亞與法國都是地中海國家,法國素來把地中海看作為自己的“後海”,前幾年法國推動成立了地中海聯盟,就是想把地中海變成新的區域組織,並由自己做老大。再次,歐洲大陸的傳統是講法理,法國亦常強調人權、平等、民主自由,是西方主流價值觀的聖地,故此,法國認為保護利比亞的人權及維護利比亞的自由、民眾與法制是理所當然,在此方面,是否對利比亞採取強硬態度,關係到法國的對外對內形象。第四,薩科齊政權的國內支持率持續下降,故此,為維護自己的政權,薩科齊希望借此機會能夠贏回一些民心,提振士氣、鞏固政權。 

  美憂利國動盪 不利埃突過渡 

  同時,素來喜做“老大”的美國,此番卻顯得頗為審慎。正在巴西訪問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當地時間19日表示,他已授權美軍對利比亞採取“有限軍事行動”,且“行動已經開始”。但他重申美國不會向利比亞派遣地面部隊。在王海運看來,其實美國是害怕利比亞局勢會對穩定中東地區局勢帶來嚴重影響。尤其是,利比亞鄰國埃及及突尼斯剛剛經歷局勢變化,利比亞的動盪局勢很可能嚴重影響兩國政局過渡工作,這顯然不符合美國利益。 

  王海運還指出,美國在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方面投入甚多,目前仍糾纏其中,若再捲入第三場戰爭,不僅財力、物力、人力無法承受,甚至可能引起民意的強烈反彈。他表示,目前來看,美國並未大力推動對利比亞展開軍事行動,且美國政府多次強調不派地面部隊,甚至未有派出戰鬥機參與作戰的意願,而卡扎菲此前亦表示將遵守聯合國相關決議,若局勢在短時間內穩定下來,於美國而言,是再好不過,故此說,在自身面臨種種困境的當前,美國將力圖避免過多介入利比亞事務。 


    相關專題: 阿拉伯世界風雲突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