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打破電影評論的“水軍”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1 12:48:51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人民日報》報道,近日,有電影片方懸賞十萬征集“黑水”組織綫索,聲稱有不明網絡“黑水”組織在幾家網站,對《關雲長》、《戰國》兩部電影進行了“大規模有組織有預謀”的打低分和惡意評論。不管片方果真遭遇“黑水”,還是借故炒作,依靠網絡“水軍”抬高自己、抹黑對手的電影宣傳“潛規則”進入了大衆的視野,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電影口碑網站”對人們選擇電影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如今人們像通過“大衆點評網”挑選餐館一樣,越來越多地通過一些專業網站查看網友對電影的評分和評價,以此來決定是否到影院觀看某部電影。而這些網站之所以能取得人們信任,在於它們通過技術手段,將正在院綫放映的某些電影的“口碑”及時地整合并量化,方便觀衆查閱和參考。

  還記得前些年,某些商業大片形式華美、內容空洞,口碑極差,票房卻極高,頗讓人琢磨不透。其實,隨著中國式商業“大片”起步,花大價錢整合各類媒體進行地毯式“前期宣傳”的商業推廣模式也逐漸“成熟”,媒體見面會、明星專訪、電視直播首映禮等席卷而來。宣傳陣勢的宏大,其實與電影的品質并沒有必然聯系,它只是利用了與觀衆的信息不對稱,通過“宣傳轟炸”吸引觀衆走進影院。一旦觀衆走進影院,便為票房數字“添磚加瓦”,等到觀衆發覺電影品質不值票價,也就是形成口碑之際,票房大廈已經“美輪美奐”。票房與口碑的悖謬實際上反映了大規模資本構築的單向傳播對單個觀衆所形成的信息霸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