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者的身影
無論漢麗寶是否真的是明朝公主,歷史與傳說的背後都說明了早期馬來社會與華人移民的交融情況。其實,早在13世紀初,馬六甲便已經有華人定居者的蹤影。同樣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費信,在他的《星槎勝覽》中就說到當時馬六甲居民“身膚黑漆,間有白者,唐人種也。”這些“唐人種”,無疑就是早期遷居南洋的華人了。之後在葡萄牙人繪制的一份1613年馬六甲地圖中便清楚標明了“中國村”、“中國溪”等地名。
自從1511年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後不久,便為了方便管理當地各族裔社群,開始推行“甲必丹制度”(Kapitan System),委任社群中的有力人士出任該社群領袖(即甲必丹)。1641年,荷蘭人占領馬六甲並延續了甲必丹制度。
182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正式取代荷蘭人成為馬六甲的殖民宗主,並且取消了在馬六甲延用了200餘年的甲必丹制度。英國人治下的馬六甲,地位顯然不及當時剛剛興起的檳榔嶼與新加坡。
從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初,這兩個英國殖民地的蓬勃發展從馬六甲吸走了大量勞動力與資本,使這座古城在時代洪流中漸漸被拋在後頭。馬六甲海峽一帶形成的早期華人社群,在學術上被統稱為土生華人(Peranakan)或海峽華人(Strait Chinese)。
在英國海峽殖民地當中,馬六甲的海峽華人社群歷史無疑是最悠久的,其獨特的文化傳統至今保存下來,成為海外華人社會中特殊的文化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