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生產過剩:中國無法自拔的漩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4 09:37:15  


中國的生產能力遠遠大於消費能力。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德國之聲7月3日報道《生產過剩:中國無法自拔的漩渦》,摘要如下:

  如果中國的貿易產品繼續充斥國際市場的話,那麼它將面臨著無休止的貿易爭端。而問題在於,中國沒有辦法阻止這一發展,因為它的工業深深陷在長期的生產過剩問題中無法自拔。 

  作為消費者,你我都希望商品價格低廉。但是,假如一個國家出售過多的廉價商品,這就可能構成傾銷和不公平競爭。中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繁榮的加工業生產出來的廉價商品幫助不少國家減緩了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是,西方國家市場仍然將其視為威脅。

  目前當政的中國領導人把刺激國內消費看成是經濟增長的催化劑。溫家寶在2003年接任總理一職時就宣布,將拉動內需作為中國政府推動經濟長期發展的一個基本方針。如今8年已經過去,看起來北京在這方面還是失敗了。去年,中國居民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跌到33%的低谷。

生產能力遠遠大於居民消費能力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老百姓不消費。恰恰相反,從絕對數字來看,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大消費市場,居民消費總額已經從2003年的7000億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2萬億。所以,那些知名品牌紛紛爭相把自己的產品送到中國商店的貨架上也就不足為奇了。即使是最貧困的中國農村家庭,現在也至少買得起冰箱、空調和彩電。

  儘管如此,中國人的消費熱情仍然不足以消化那些如潮水般從中國工廠裡湧出來的產品。2010年,中國居民的消費總額和工業生產部門所創造出來的產品價值之間仍然有著5000億美元的差距。就拿彩電為例:中國全國彩電的銷售量從2000年的100萬台增加到了2010年的4000萬台;但同時,彩電的產量卻是從2000年的300萬台猛增到了2010年的1.18億台。類似的現象也在許多其它工業領域普遍存在。即使在相對新興的行業如汽車製造、電子芯片、太陽能等領域,生產能力的增長速度也要快於國內需求的增長。預計到2015年,國內和國外的汽車製造商的生產能力將達到3000萬輛,而國內市場則只能消化其中的2300萬輛。而就在短短幾年之前,中國的汽車生產還存在著供不應求的狀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