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知識體系建設的未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7 11:06:35  


  在亞洲社會,缺少知識體系也不只是中國的問題,各國都是如此。近代社會科學是西方建立的。這並不是說,亞洲各國不能建立自己的社會科學,只是說在歷史上沒有能夠建立社會科學。日本最有條件建立自己的社會科學。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近代化的國家。其很多制度都是學習西方的。但很顯然,日本各方面的制度,包括政治、經濟和社會,和西方的制度相差甚遠。道理很簡單,儘管所有這些制度形式學自西方,但運作則在日本自己的文化環境中。日本是假裝稱“西方國家”的亞洲國家。

  這裡面有很多因素,例如日本本身學習西方的努力;日本在戰略上高度依賴於西方;日本經濟和西方經濟之間的高度依賴性。但最主要的是,日本只有“西化”的努力,而沒有建立自己社會科學的努力。當然,在這個背後則是日本的知識界被西方所消化,尤其是美國,這樣的一個事實。儘管日本也有很多社會科學家意識到西方的知識體系不能解釋自己,但力量很微薄。更多的社會科學家選擇的是簡單地接受西方的知識體系。

  亞洲其他國家在知識體系上也都被西方所“殖民”。近代之後成長起來的學者(尤其是精英學者)都是受西方教育的,他們沒有意識來改造西方知識體系,更無意識來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當然,在這些國家,也有一些學者有這個意識,但他們是絕少數。不過,除了日本,即使這些國家的學者擁有這樣的意識,也沒有能力來這樣做。規模很重要,很小的社會很難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

  從各方面的客觀條件看,建立亞洲知識體系的希望在中國。從數量上說,中國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少數幾個研究群體。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研究隊伍成長很快。尤其是這些年來,隨著國家財政能力的快速增強,國家對各方面研究的投入的增長也很快。各種吸引人才的計劃也在進行。同時,中國的學術市場也足夠大,不像很多小國家建立不起自己的市場而要依靠國際市場來生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