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法媒:東亞各國對華重新站隊 中國遇最壞噩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1 14:01:10  


 
   問:可以對中國的變化推定一個日期嗎?

  答:在2008年之前,中國一直奉行“柔性”外交政策,從不對外樹敵,而且做得很好。但是一切在2008年發生了改變。北京在這一年出現了心理變化,過去那種不對抗的務實政策變得難以維持。為什麼是2008年呢?這一年發生了一系列的事件。首先是3月份台灣舉行了選舉,之後是圍繞著北京奧運會發生的不愉快,奧運會火炬傳遞點燃了中國年輕人的怒火。

  2008年的這些事件,以及此後美國所出現的金融危機,使得認為自己代表國家、能夠保護人民的中國政府感到了屈辱:他們居然無力保護本國子民!在這個時候,軍方和民族主義開始發聲。

  問: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立場也變得強硬了?

  答:在金融危機出現之後,中國開始越來越多地在一些金融和貨幣問題上發表自己的聲音,如不再把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等。它還在改革國際經濟體制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並加強了金磚國家集團內部的關係。之後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談判過程中發生了對抗。這一切都表達了這樣一個信號:“不要小瞧了我們。”

  問:自從開始運用軟實力這一武器之後,這一信號是不是變得更加強烈了?

  答:通過在世界各地廣泛建立孔子學院,以及擴大在國外的宣傳媒體網絡,中國的目的是改善自身形象,打破西方對於大眾媒體的壟斷。他們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不想再被視為是一種威脅。他們想改變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