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東將現新“北約”?專家稱希望不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2 08:47:37  


 
  駐軍科威特是美國的“補網”行為

  霍斯特用“回到未來”一詞描述美軍今後在海灣的部署態勢。“我們在某種程度上考慮回到過去那種方式”,包括部署規模較小但戰鬥力強的部隊,他認為這“有效、實用”。孫哲介紹,是戴維.彼得雷烏斯(前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把反恐特種戰的哲學發揚光大了,即以特種兵對付恐怖分子靈活運動的小股力量,避免浪費軍力資源。

  他還補充道,目前美國軍力雖有所削減,但依然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國在海灣地區乃至整個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其實已經足夠應對中東變局,一旦伊拉克出現亂局,美軍駐扎在巴林的第五艦隊可以有效、及時地發揮作用。因此,美國在中東地區需要的是信息、情報、無人機等方面的投入,而繼續增加軍事基地的戰略意義不大。

  除了計劃向科威特派遣地面部隊以外,五角大樓還考慮向科威特附近的公海派出數艘軍艦。現在美、科兩國正就駐軍規模問題進行談判,結果有望在幾天內公布。有報道稱,在海灣戰爭時期和伊拉克戰爭初期,美軍在科威特的陸軍駐扎數量至少是一個營,約1000人;最多時達到了一個旅,約5000人。霍斯特表示,希望即將達成共識的陸軍駐扎數量能夠“回到過去”。

  除向科威特增派作戰部隊和艦只,還要進駐科威特水域,美國此舉是不是擔心年底從伊拉克撤軍後,會出現亂局?對此,孫哲的看法是,科威特離巴林很近,在科駐軍的意義不大。9.11以後,美國反恐堅持“百分之百的力量應對百分之一的可能”,然而事實上,美國目前主要的威脅方——伊朗不同於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前者更多地採取“外科手術式襲擊”,不太可能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駐軍科威特完全是美國政府的“補網”行為,是面對今年初以來中東大變局的不放心表現。事實上,像科威特、沙特、卡塔爾都是美國政策的堅定執行者,基地組織或其他恐怖力量完全沒有這麼強的軍事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