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中德太空合作令美國不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2 09:13:29  


 
  畢竟中國的航天計劃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揮。中國的將軍們同他們的美國同行一樣,知道太空對未來戰爭有多重要。不過,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在與中國“開創性的”合作上關注的只是失重條件下的科研。“這裡沒有與安全相關的技術”,格魯佩在北京說,“我們視合作為機遇———因為中國使我們在美國和俄羅斯外有了第三個開展太空科研的機會”。

  “美國在與中國的合作上確實有保留”,格魯佩承認說。但幾周來,人們對這一話題“在討論中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事實上,美國航天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在神舟八號發射後曾表示願意與中國開展科研合作,稱這有可能成為溝通兩國的橋梁。他提到的可能的合作範圍有避免產生太空垃圾,應對太空中的緊急情況和科研項目。

  但美國航天局被捆住了手腳。很有影響力的國會議員弗蘭克.沃爾夫促使美國航天局今年的預算案規定不會有資金被用於與中國的科學合作。這位共和黨人說,這是因為中國正崛起為軍事強國,而且侵犯人權。

  在完成首次太空對接試驗後,中國透露,其飛船的對接機構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機構兼容。這就是說,中國飛船有可能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航天國家正努力將特定的設備標準化———也是為了應對事故”,美國海軍軍事學院的航天和中國問題專家瓊.約翰遜-弗里茲說,“但決定未來合作的是政治,不是技術”。

  美國、歐洲和俄羅斯正因經費不足而削減航天計劃,而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來說,錢不是問題———與民主國家不同,這些國家的政府在經濟困難時期要費勁說服民眾相信耗資巨大的航天事業會帶來好處。

  “如果考慮到工作崗位和技術,那麼太空是少數收益與投資相當乃至高於投資的領域”,約翰遜-弗里茲教授說。她說,中國不僅在技術和經濟上得益於航天事業,在政治上也是如此,“中國靠航天計劃獲得了可觀的聲望,這正轉化為地緣政治影響力和內政公信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