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媒:日加緊研製網絡武器 盼與美緊密合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2 10:27:41  


資料圖片:美軍網絡戰司令部內景
  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新華網報道,日報稱日本防衛省正在研製一種網絡病毒,在受到網絡攻擊之際,可反向探知攻擊路徑,直搗攻擊源,並讓攻擊程序癱瘓。

  招標研製網絡武器  

  【日本《讀賣新聞》1月1日報道】題:防衛省研製網絡武器

  據悉,防衛省正在研製一種病毒,在受到網絡攻擊之際,該病毒可反向探知攻擊路徑,直搗攻擊源,並讓攻擊程序癱瘓。這事實上是一種網絡武器。該病毒研製工作於2008年啟動,目前正在封閉網絡環境中接受測試。

  一般認為,美國已實現網絡武器實用化,而日本在“有事”法律中並未考慮到網絡攻擊的情況,因此需要新的法律解釋,才能對外使用網絡武器。防衛省和外務省已著手在法律層面對此進行討論。

  研製工作由防衛省從事武器研發的技術研究本部負責。2008年,防衛省對外招標“網絡安全分析裝置試研究”項目,富士通以1.785億日元的報價中標。項目期限3年,除攻擊監視和分析裝置外,項目組還著手研製病毒。

  病毒的最大特征是具備在受到攻擊之際反向探知攻擊源的能力。病毒不僅可探知直接攻擊源,還可順藤摸瓜,直搗將直接攻擊源計算機作為“跳板”加以操控的“後台”計算機。此外,病毒還具有讓攻擊源癱瘓和搜集情報的能力。

  病毒目前在性能測試之中。項目組正在封閉環境中對其進行測試,同時積累可處理模型。據相關人士透露,在受到DDoS攻擊和一些竊取信息的目標性攻擊之際,病毒探知攻擊源的概率相當高。

  法律限制成為障礙

  不過,根據2005年的一項內閣決議,允許自衛隊行使自衛權的“武力攻擊事態”只有4種,並不包括網絡攻擊。因此,日本的網絡武器很可能無法對外使用。防衛省若使用病毒,可能觸犯刑法的製造病毒罪等罪名。

  政府信息安全政策會議成員、慶應大學教授土屋大洋指出:“國際社會已開始研製對抗網絡攻擊的武器,日本也應該加緊討論網絡武器的法律定位,推進研製工作。希望政策會議對此進行討論。”

  本報就此分別採訪了防衛省和富士通。

  防衛省稱:“目前的研究意在防衛,比如找到自衛隊內部首個受害終端等,並未考慮對外使用。”

  富士通稱:“合同是事實,但我們公司不便作進一步回答。”

  瞄准國家組織及相關企業計算機和網絡的網絡攻擊,不僅是一種犯罪行為,還成為危及國家“安全”的新威脅。但日本政府關於如何看待針對自衛權的網絡攻擊,如何適用相關法律等法律層面的討論卻相對滯後。野田政府未來將聯手美國,加緊完善國內對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