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媒:中國仍在小批量生產強-5戰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9 09:54:04  


資料圖:中國空軍裝備的改進型強五強擊機。
  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東方網消息:據俄羅斯《外國軍事評論》2011年8月刊電子版報道,強-5強擊機是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研製的單座雙發超音速輕型強擊機,自服役以來一直是中國空軍的主力對地攻擊機,主要用於直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也能執行空戰任務。除了供本國海空軍使用的大約500架各型強-5之外,該機還曾向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和朝鮮大量出口。目前中國仍在小批量生產新型強-5,有計劃地替換服役期滿的早期產品。

  俄媒稱,1958年8月中國南昌飛機製造公司開始研製強-5強擊機,作為殲-6 (1953年首飛,米格-19的中國版)殲擊機研發結構和工程思想的延續。強-5試驗樣品機研製項目於1961年基本完成,1963年正式結束。最初設計的基礎型強-5有長約4米的機身內部武器艙,可掛載兩枚250或500千克的航空炸彈。機腹下兩個武器艙也能掛載250或500千克炸彈。機翼下還有兩個外掛梁。飛機使用兩台WP6渦噴發動機。1965年6月4日強-5試驗樣品機順利首飛,1969年底開始批量生產,70年代初開始列裝部隊。部分飛機經過改裝後可掛載一枚0.5-2萬噸級核彈。

  1976年中國專家開始研製強-5I型強擊機,新改型產品的有效載荷和航程都明顯增加,能夠攜帶更多的燃油,不再配置內部武器艙。機翼下增加了兩個外掛梁。安裝了新型號的WP6渦噴發動機。起落架結構和彈射座椅也進行了改進。部分強-5I強擊機裝備到了中國海軍航空兵,其機腹下改裝了兩套魚雷發射裝置,配備多普勒雷達,確保能在20米的空中發射C-801“鷹擊-8”反艦導彈。1980年底強-5I試驗樣品機首飛,1981年10月20日決定量產。

  俄媒稱,1981年4月巴基斯坦訂購一批強-5強擊機。經過一系列改進加工後,從1983年1月開始供應,1984年1月交付完畢,出口代號A-5C。外銷型A-5C的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得到明顯完善。改用MK10型彈射座椅,能保證飛行員在飛機墜地後的零速度下逃生。武器掛點也得到改進,保證巴空軍有效使用包括“響尾蛇”空空導彈在內的各種航空武器。巴空軍第7、第16和第26飛行大隊共裝備了40架強-5強擊機,服役代號A-5-III。另外,中國還向孟加拉國和緬甸分別出口了12和22架A-5C強擊機。A-5C翼展9.7米,長16.17米,高4.515米,空重6638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2000千克,最大飛行馬赫數1.205,最大時速1220公里,最大爬升率148米/秒,實用升限15850米,最大起飛滑跑距離1250米,最大著陸滑跑距離1060米,最大作戰半徑600公里,高空最大航程1820公里,最大過載7.5g。

  1981年4月南昌飛機製造公司完成了供中國空軍使用的強-5改裝工作,代號強-5IA。新型號大量借鑒A-5C飛機結構方案,增加兩個翼下外掛梁,可掛載500千克航空炸彈。安裝新型瞄准系統,保證機炮和炸彈、導彈的戰鬥使用。機身中部配備加油系統。部分飛機還裝備了自衛系統。1985年1月強-5IA開始批量生產,其中有40架出口到了朝鮮。強-5IA翼展9.68米,長15.65米,高4.335米,空重6375千克,最大起飛重量9486千克,帶外掛武器時為11830。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