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崩潰論”可以休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0 09:10:32  


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GDP增長9.2%,四個季度分別增長9.7%、9.5%、9.1%和8.9%,呈逐季回落之勢,經濟發展更為堅實。
  中評社香港1月20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20日載文《中國崩潰論可以休矣》,摘要如下:

  自全世界的經濟增長開始指向中國拉動以來,觀察家就一直為中國經濟是軟著陸還是硬著陸絞盡腦汁。很多基金經理都忙著做空中國,只是這幫“中國熊”叫喚了至少20年,卻也落空了20年。也許下一次中國或許不是硬著陸也不是軟著陸,而是根本不著陸。西方的經濟學家犯的一個嚴重錯誤,就是把經濟史學的那套陳腔濫調搬到中國模式上來,用過去統計學的數據,來預測中國的經濟增長或者崩潰。把西方經濟學的這一套生搬硬套用來解釋中國經濟,結果越說崩潰,中國經濟反而發展得越好。在中國,市場的力量往往大不過中央政府的意志,中國經濟逆危機而上的這幾年,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經濟需要保持9%的增長率才能保持穩定的就業率。在過去10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10%的增長率,這證明了中國經濟增長強大的續航能力,甚至在全球金融風暴中亦是如此。如果我們從中國1993年起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中國打破了無數“中國熊”對中國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和對世界經濟影響力的成見。

  中國政府在管理高速發展的經濟方面功不可沒,遠遠不是許多“中國熊”眼中的乏善可陳。誠然,北京也犯了一些錯誤,但是世界上又有哪個政府是沒有錯誤的呢?中國經濟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損傷,這一點本身就很了不起。眼下全球經濟增長全賴中國高速前進,所以“中國熊”大可不必如此幸災樂禍,我們應該寄望中國經濟平穩過渡。

  那麼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到底如何?眼下,“中國熊“的觀點非常時髦,“硬著陸”的跡象很多:銀行過度擴張信貸,房地產開發過熱,固定資產投資占GDP的三分之二。可是這一切不能抹殺掉中國經濟的一些強大優勢:中國的房屋購買不像次貸化的美國,現金比率很高;自2000年以來城鎮人口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人均真實產出年均增長10%到12%。這也就是中國經濟在看似不能的情況下,保持強勁續航能力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