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歐亞評論》刊登的文章稱,多數海軍分析家的一致意見是,打造“羽翼豐滿”的航母戰鬥群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這不僅僅是擁有航空母艦和大型戰鬥艦艇,還包括提供一些支援性成員,例如擔負護衛任務的水面戰艦和補給艦艇,更不用說要具備一支訓練有素的航母艦載戰鬥機部隊,所有這些是組成一個典型航母戰鬥群的必要“構件”。
在制定出必要的方針學說以及航母行動原則和技術知識傳達給整個航母戰鬥群成員並完全領悟之前,一個航母戰鬥群還不被認為是一支具備完全作戰能力的部隊。整個航母戰鬥群的訓練時間是非常漫長的,因為要將這樣大規模的部隊粘合成一支協同作戰能力非常高的航母作戰力量是非常難的。
東南亞國家對中國航母做好準備
東南亞國家海上疆界的特點都是“狹窄並且屬於半封閉式”海域,並不適合於大型航母戰鬥群的行動。一支典型的航母戰鬥群同樣也是一個龐大的、容易被對手發現的目標,由於伴隨著許多輔助性艦艇,這也提高了艦隊被探測發現的可能性。在有限的近海地區,大型戰艦在具有極強隱蔽性的非對稱反制手段面前顯得尤其薄弱,例如潛艇和遠程岸基導彈,都可以利用地理優勢,對航母發動攻擊。在1994年和2006年,美國海軍航空母艦都曾與解放軍海軍潛艇遭遇;另外,2006年黎巴嫩真主黨還成功地利用岸基反艦導彈打擊了以色列海軍的Hanit號護衛艦。這些都凸顯出大型水面戰艦易遭攻擊的缺點。
中國航空母艦計劃目前在整個東南亞地區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震驚。中國的航空母艦夢想從上世紀40年代國民黨時期就已經開始,到80年代解放軍海軍又重新開始考慮發展航空母艦。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中國開始高調購買澳大利亞退役的航空母艦和前蘇聯的中型航空母艦,這使得亞洲地區國家部分感受到了中國未來將發展航母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