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學者預言釣魚島上空中國飛機會越來越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3 11:19:22  


資料圖:中國海監裝備的運-12飛機。
  中評社北京12月23日電/《法制文萃報》作者徐寅的專稿文章稱,今年以來,以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副教授詹姆斯.霍姆斯及教授吉原俊井為代表的多位西方學者針對我國在釣魚島及南海爭端等問題上的政策提出所謂“小棒外交”和“非硬實力”的概念。這些概念認為,在東海和南海的爭議水域,北京正“狡猾”地“打擦邊球”,依靠強大的民事執法船只艦隊而非軍艦來維護主權。這樣一來,中國既可以通過向對手施以“輕微但持續不斷的壓力”來有效保護國家利益並威懾相關國家,又避免了被指責為“炮艦外交”。日前,霍姆斯又在日本《外交家》雜誌網站發表《中國的小棒外交走向空中》一文,稱北京近來正“故伎重演”,將“小棒外交”理念從海上發展到空中。

  “小棒外交”由海到空

  北京時間13日上午10時許,中國海監B-3837飛機抵達釣魚島領空,與正在釣魚島領海內巡航的中國海監50、46、66、137船編隊會合,開展海空立體巡航。其間,日本航空自衛隊那霸基地的8架F-15戰機以及一架E-2C預警機緊急起飛進行攔截,並要求中國飛機“飛離日本領空”,遭到中方堅決反駁。

  由於這是我國首次在釣魚島周邊進行海空立體巡航,國內外媒體給予了高度關注。對此,霍姆斯認為,此類行動日後可能會成為中日釣魚島爭端中的一種常態。文章稱,此次事件說明,中國的“小棒外交”政策開始走向空中。中國希望借此向外界表明,北京而非東京正在有效行使對這片爭議地帶的管轄權。

  文章認為,派飛機前往釣魚島及其周邊海域執行例行性飛行任務對中國有利。飛機不但能夠在群島周邊區域活動——正如中國的民事執法船只在過去幾個月以來一直做的那樣,還可以直接飛臨釣魚島上空。派人直接登島或許會引發衝突,而派飛機在島嶼上空活動則是一種“高調發表聲明的低風險方法”。事實上,北京可以借此挑戰東京,看對方敢不敢有所動作。

  那麼,在具體操作方面,中國又該如何使用空中力量來配合其他手段解決島嶼爭端呢?文章認為,空中巡邏其實遠非解決問題的理想方法。對此,20世紀優秀的戰略思想家、已故美國海軍上將J.C.威利給出了原因。威利指出,空權論者們錯誤地將從空中摧毀目標和控制領土及人民的能力混為一談。他曾在著作中寫道,空軍可以從空中實施毀滅性打擊,但並不能無限期地停留在空中以執行控制任務。威利認為,手握鋼槍腳踏實地地出現在地圖上的關鍵位置,才是真正的掌控者。如同走在大街上進行巡邏的警察,荷槍實彈的士兵才能夠保持一種常態化的物理存在。而海上力量能夠提供的軍事存在,恰恰介於陸上力量的長期存在和空中力量的間歇存在之間。艦船能夠長時間地“出現在現場”,可以顯示力量並維護治安。

  根據這一觀點,霍姆斯認為,在今後的釣魚島衝突中,艦船仍將構成主力。不過,北京不太可能直接派執法人員登島,更不用說軍隊。如果中國想要實際控制釣魚島,登島人員將不得不經歷一番戰鬥,這將可能觸發一場“後果嚴重且不可預知的衝突”。文章認為,日本水手將會“越來越多地看到中國飛機出現在自己的頭頂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