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進退維谷 美全球事務陷泥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6 00:03:26  


  中評社香港2月6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在熬過讓人筋疲力竭的四年之後,希拉里正式卸任美國務卿一職。這4年中她飛行至無數個國家、參加過無數個市政會議、強調了諸多重要但卻被人忽視的議題,她還化解了全球事務危機、有效避免了言行失態,贏得了全美乃至全世界民眾的好口碑,並成功推行了白宮的外交政策。奧巴馬總統在電視採訪中與她牽手,展現出親密無間的好交情。不過即便如此,美國《紐約客》雜誌網站近日刊文稱,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輔佐總統視角來看,希拉里都難說是一個偉大的好國務卿。

  文章稱,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麥克唐納(Denis McDonough)去年把希拉里描述為奧巴馬外交政策的“首席執行者”。在一些場合,她的些許建議的確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但她的團隊及政策藍圖卻從未得到他人的信任。從伊朗道以色列到防止核武器擴散再到人權問題,美國總統從來都只是在小屋里制定政策,與席的也不過是小圈子里的數位政治顧問。

  這其實也無關緊要,只要他們最後的政策是切實可行的就沒問題。從去年大選中可以看出,奧巴馬第一任期內最應該避免的外交風波是美駐利比亞大使遇襲事件,美國國務院的確對這一悲劇有無可推卸的責任。不過,奧巴馬和希拉里從小布什手上接過的是一個爛攤子——全球反美氣氛濃烈、美綜合實力滑落,考慮到延續到奧巴馬頭上的兩場不可能贏的中東戰爭,其實他們已經做到很好了。

  文章表示,有批評聲音認為根本不存在無所不包的“奧巴馬主義”,其實這樣的說辭也是不得要領。當前的地緣政治太過繁雜,以至於沒有任何一個“主義”能夠像先前的馬歇爾計劃或尼克森訪華那般打通癥結解決萬難,相反,“主義”讓國家陷入深淵,再爬出來便需要言行克制、手腕靈活再加上運用得當的機會主義。

  第一任期內的國務卿,哪怕有一個解決問題的大視野,也無法滿足當下的需求。希拉里留下的遺產,更多的是她參加的無以計數的公開活動,這些活動的主題更多與民生息息相關(如女性權益和清潔用水),此外,普通的民眾在這些活動中有機會挑戰美國高官。

  與動真格的外交政策相比,這些“遺產”有時被人嘲笑過軟、過於邊緣化。不過,身為政客的希拉里知道,她需要傾聽民眾的聲音以重獲世界的尊重。這些外加上奧巴馬對多邊主義盡心而又精心的擁戴,實在是為領導美國重返世界頭號領導人之位費盡心思。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