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總師:希望殲31成下代艦載機 與殲20搭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3 11:18:11  


資料圖:國產殲-31戰機。
  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2012年11月,殲-15艦載機在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中國航空工業從陸地走向海洋。“航母Style”隨即走紅,國人以此表達對祖國強大的民族自豪感。

  新華社報道,全國政協委員、殲-15艦載機總設計師孫聰委員2日接受了記者專訪。

  綽號為“飛鯊”的殲-15是中國第一代艦載戰鬥機,是一款重型雙發艦載殲擊機。當飛行員駕駛的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降落在遼寧號航母上,並在完成保障維護後從航母上成功起飛的時刻,孫聰的心情難以平靜。

  殲-15艦載機填補了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與陸地飛機相比,艦載機在技術方面提出更多更高要求。

  孫聰說,殲擊機不但要有路基戰鬥機的作戰能力,掛彈量、作戰半徑、機動性,還要有良好的低速性能,並在海上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發動機是關鍵,如果能減少一半耗油率,就能提高作戰半徑。”他透露,採用國產WS-10發動機的殲-15,作戰半徑在1000公里以上,位列現役艦載機第一方陣,火控雷達、制導導彈等方面有了較大進步,“各項指標與美國大黃蜂基本接近,達到世界一流標準。”

  艦載機著艦是在大氣擾流環境下進行。孫聰說,要保證飛機以每秒60米左右的相對速度,以固定姿態恒定在下滑道,精准地降落在俯仰升沉運動的飛行甲板上,涉及飛行員操作方法和飛機技術設計特征等諸多要攻克的關鍵技術。

  攔阻著艦所產生的高過載和衝擊,需要設計高承載的機體結構和起落裝置,機載設備也要滿足這些要求,“這導致艦載機的空機重量一般比對應的陸基飛機增重10%左右。”他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