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殲-8II型,機頭進氣改為兩側進氣,騰出了安裝大口徑雷達的空間,同時改進航電系統和發動機。但受到當時國內電子技術條件的限制,殲-8II的早期型號仍有很大不足,如單脈衝雷達不具備下視能力、不具備中距空戰能力、發動機推力不足等。殲-8II是當時中國空軍的主力機種,面對這些問題,殲-8II進行了長期、大量的改進。
時至近期,我們看到,老驥伏櫪的殲-8系列戰鬥機仍在祖國的藍天上堅守崗位。目前中國空軍裝備的殲-8II系列戰鬥機中,較為先進的型號有殲-8D(空中加油型)、殲-8H(換裝1492型雷達)、殲-8F(換裝JL-10A雷達)、殲-8T(安裝模塊化多功能艙)、殲偵-8(偵察型)。殲-8II系列戰鬥機從殲-8II的基本型起,其改進和升級就從未間斷,而這種邊用邊改的方法也就是中國特色的“小步快跑”。那麼在面對東海日益嚴峻的防空形勢,殲-8該何去何從?
2、二代打三代不是神話
殲-8系列戰鬥機飽受“詬病”的一點,就是其高速、高空的攔截能力和相對不足的低空、超低空機動能力。殲-8誕生在以米格-21、F-4為代表的追求高空、高速能力的第二代戰鬥機年代。時至今日,這種作戰思路已經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第三代戰鬥機低空、超低空的飛行性能。因此有不少人認為,今天的中國空軍作戰體系裡已經沒有了殲-8的位置,它們該退役了。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殲-8高空、高速的截擊能力,在今日的領空防禦體系中,也有自己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從過去發生的局部戰爭來看,在面臨三代戰機的圍追堵截時,二代機也並非都是活靶,甚至能反敗為勝。
1991年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空軍第96中隊飛行員朱哈?達烏德上尉所駕駛的米格-25“狐蝠”就成功擺脫美軍F-14的圍追堵截,最後輕鬆擊落一架美軍F-18後逃之夭夭。伊拉克空軍這種高空、高速突擊,打完就跑的策略,使得米格-25這款二代機在對付美軍的經典三代機時占了上風,而讓伊拉克最為驕傲的米格-29卻幾乎沒有什麼戰果。
從這一點來看,如果單純地用殲-8去與周邊敵對勢力所裝備三代機硬拼,並非沒有勝算。但我國已經擁有了殲-10、殲-11/蘇-27等空優戰機,在面臨空中威脅的時候已經輪不到殲-8出場。但這或許不是壞事,雖然目前東海局勢緊張,但還不至於爆發大規模戰爭,當今的主要任務仍是常態化的巡邏、偵察。在這一點上,有著高空、高速優勢的殲-8能肩負起更重要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