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新型97式戰車 首批裝備南京廣州戰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23 10:34:39  


 
  總體布局

  ZBD97型步兵戰車的采用傳統步兵戰車設計:動力艙在前,其左側爲駕駛艙,戰鬥艙居中,載員艙居後。車體呈箱型,由軋制裝甲鋼板焊接而成。

  該車繼承了中國履帶式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一貫的設計風格:前下裝甲和前上裝甲使車體前端呈楔形,前下裝甲以大傾角向內傾斜,前上裝甲以小傾角向內傾斜,一直延伸到車長處炮塔座圈前沿。車首有一個大尺寸機械升降式防浪板,平時收緊貼靠前下裝甲,進行水上機動前靠液壓機械裝置將防浪板升起。該車車頂水平,炮塔後部載員艙車頂向後下方傾斜。車體兩側竪直,一改往常向內傾斜的風格。車尾竪直,有一扇傳統的右開尾門。

  ZBD97動力艙的布置更接近西方風格:右側爲三個串聯裝矩形散熱器,左側爲一大尺寸正方形動力艙蓋板,在動力艙後緣炮塔根部爲一多空組合式發動機進氣濾清器。駕駛艙采用了帶有東方風格的串聯式雙人布局,艙蓋采用傳統的橢圓形盔式左開艙蓋。其前艙艙門前面安裝有三個呈扇形分布的潜望觀察鏡,其後艙在車體左側安裝有一個側視觀察窗。

  戰鬥艙上方安裝有一中型炮塔,前中央位置安裝有一聯幷列武器組,主炮爲一門100毫米低壓綫膛炮,其右側的30毫米機關炮和主炮剛性連接,其左側幷列安裝有一挺7.62毫米車載機槍。在炮塔側面的附加裝甲鋼板上各安裝有一組3聯裝烟幕彈發射器。炮塔爲雙人結構,按照BMP-3步兵戰車炮塔的布局,車長在右,炮長在左。

  載員艙頂部向後下方微微傾斜,其頂部有兩扇對開的矩形頂艙門,在載員艙右側中部安裝三防裝置進氣濾清器。載員艙尾部竪直,安裝有一扇傳統的右開單扇大尺寸矩形尾門,尾門上部中央有一小型觀察窗和一個水滴型帶有球型槍座的射擊孔。在尾門兩側中央位置各有一個拖曳鈎,在尾門兩側下部各有一個噴水推進器噴口。載員艙兩側的車體上各有一小型觀察窗和一個射擊孔。

  ZBD97型步兵戰車的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每側各有六個負重輪,兩個托帶輪。負重輪爲小直徑雙輪緣負重輪,履帶爲雙銷雙面雙板挂膠履帶。在第一負重輪、第二負重輪和第六負重輪上各安裝有一個液壓减振器。負重輪布局采用了中國傳統的布局:第二負重輪和第三負重輪間距較近;其他負重輪間距均衡且較大。

  技術猜想

  由于ZBD97步兵戰車剛剛裝備部隊,有關其技術資料在我國現有保密制度下不可能短時間爲公衆所知悉。在這里筆者根據多年從事地面武器研究的經驗和國際通行的慣例,以及這次展覽會上的ZBD97步兵戰車的外觀,對其進行簡單的技術分析和推測,僅供諸位軍事愛好者玩味。

  首先從該車的動力艙來看,該車動力傳動系統的散熱器采用了向右偏置的方式,不在動力艙的正上方,可以判定沒有采用我國第二代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和其他武器底盤通用的風冷式道依茨BF8L413FC或BFl2L413FC柴油發動機,采用新型水冷柴油發動機的可能性較大,其技術水准應該不輸于BF8M1015CP/MV型水冷柴油發動機。鑒于ZBD97的動力傳動艙在前,噴水推進系統在後,其傳動系統設計應該十分精妙,定然不像 BMP-3步兵戰車那樣爲兼顧水上性能和步兵戰車乘員上下車問題,而不得不在發動機上動腦筋,以至于捉襟見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