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析美制F-35B閃電II戰機性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31 10:04:41  


 
  我們看到F一35B安裝了一個升力風扇,它背部的“大天窗”就是升力風扇的進氣口。那麽,F-35B就依靠這一個升力風扇就可以垂直起降嗎?也不完全是這樣,F一35B不僅發動機提供了比“鷂”式更强大的動力,其機體內安裝的是一套前所未有的軸驅動式升力風扇系統,既從主發動機的中心,伸出一根傳動軸,帶動置于前機身的升力風扇工作。位于尾部的三元矢量噴口的偏轉範圍爲0度到95度。而升力風扇的排氣口也可以在向前15度至向後30度之間的範圍轉動。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時,主發動機通過離合器、傳動軸驅使升力風扇高速轉動産生升力,飛機的控制噴嘴在計算機的控制下調節飛機的平衡。與此同時,尾噴口也進行偏轉,與前方協調的向下方或後下方排氣,推動飛機上升和前進。飛機轉至水平飛行時,將連接軸斷開,關閉升力風扇,尾噴口轉向後方,推動飛機加速飛行。

  “鷂”式戰鬥機爲了吸進足够的空氣進行垂直飛行,有兩個巨大的進氣道突出在飛機的兩側,很難使飛機超聲速。F一35B進氣道較小,可以在超聲速情况下輕松使用,而且當機身背部的進氣口打開時,可以吸入周圍的空氣,當氣流流過機身時,升力風扇對其進行加速,從而得到懸停飛行所需的升力。據資料介紹,F一35B發動機可以産生182千牛的動力,這是“鷂”式戰鬥機發動機動力的1.9倍,更爲奇妙的是F-35B在空中進行盤旋飛行的時候,發動機的動力全部向下引導,配合升力風扇的升力,F-35B可以輕松自如地在空中懸停。有人說F一35B的發動機是一種智能型的發動機,這話很形象地說出了它的特點。“鷂”式戰鬥機的發動機能够更換的部件很少,而F-35B發動機的大部分零部件可以隨時更換,更換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F-35B發動機完全由飛機上的計算機管理系統來管理,計算機能够監測發動機的故障。這個計算機管理系統,甚至可以在發動機發生問題之前感受到故障,幷能自動補償受損的電子部件,使發動機繼續工作。當故障發生時,發動機管理系統會自動向指揮基地報告故障情况,以利于基地維修人員在飛機著陸後迅速搶修。

  F-35B現在剛剛下綫,它的飛行性能到底如何,還有待進一步檢驗,不過據參加原型機試飛的飛行員說,F-35B與“鷂”式戰鬥機比有天壤之別。駕駛“鷂”式戰鬥機要飛行員高度集中精力去逐個地完成多道操作程序,從操縱方向舵到踏板、操縱杆、節流閥到噴嘴角度控制等複雜裝置,費神費力。可是駕駛F-35B原型機時就覺得异常輕松,飛行員只要把飛機目的地告訴飛行控制計算機系統,這個系統就會很快拿出産生推力的方案,自動調整推力噴管角度和控制飛行動力。飛行員只要根據顯示屏的顯示要求,摁幾個按鈕就能駕馭F-35B垂直起降或高速平飛了。

  閃出了更明亮的“眼睛”

  F-35B的“眼睛”是它的雷達系統,這個系統叫做多功能綜合射頻系統(MIRVS)。它是建立在APG一81 AESA雷達的基礎上的一個功能廣泛的系統。AN/APG一81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它不僅能够提供雷達的各種工作方式,它還能提供有源幹擾、無源接收、電子通信等能力。多功能綜合射頻系統的頻帶要比一般機載雷達寬得多,這個系統能够以各種不同的脉沖波形工作,保證了雷達信號的低截獲概率。

  F-35B的“眼睛”具有空對地功能,可以進行合成孔徑雷達狀態的高分辨率地圖測繪,也可以采用逆合成孔徑雷達技術對海上艦船進行識別分類。在空對空工作方式,雷達可以實現對指定空域的提示搜索、無源搜索和超視距、多目標的搜索和跟踪。由于雷達波束從一點到另外一點的移動只需若幹微秒的時間,所以雷達可以在一秒時間內對同一目標觀察多達15次。

  如果和F一22裝備的雷達相比,F一35的多功能綜合射頻系統在技術上又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由于陣面尺寸較小,陣元數目有所减少,因此在作用距離上只有F一22雷達的2/3。不過,讓F-35B略感寬慰的是,多功能綜合射頻系統的雷達(APG一81)在成本和重量上都只是F一22的二分之一。雷達系統的預期壽命達8000小時,和戰鬥機的壽命基本一致。

  說到這里,讀者也許會明白F-35B高調亮相的原委了:F一35“閃電”II戰鬥機是20世紀最後一種戰鬥機,也是21世紀第一種戰鬥機,F-35B是“閃電”II“兄弟”中最爲獨特的一個。它的出現將會打破留在人們腦海里“隱身戰鬥機昂貴”的陰影,也給正在研制開發短距起降(艦載機)的國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一機多型,模塊化,通用化也許就是21世紀戰鬥機發展的道路。(來源:《航空知識》雜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