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俄媒稱中國還不能完全自研先進高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3 15:40:20  


 
  這種自行防空裝置的設計總射速爲1500發/分,但87式的國外使用者確認其牽引式改型高炮的射速低于500發/分,因此95式的射速不可能超過1000發/分。火炮兩邊配備4枚防空導彈發射導軌。目前從圖片上看到的這種防空系統主要使用“紅纓”一5導彈,最大射程4公里,最大射高2500米(這簡直就是“箭”一2M),還有更現代化的“前衛”一1導彈。從這種自行防空系統的武器挂架看,它還可能使用中國最現代化的“前衛”一2導彈,最大射程6公里,最大射高3500米,與“針”一l式相當。這些防空導彈都擁有被動式熱導引頭,其發射裝置不需要和載體進行複雜的整合。

  95式使用231型履帶式自行底盤,有些類似PLZ一4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底盤,但明顯要小一些、輕一些。這只是最近10年來中國制造的大批新型裝甲底盤的代表之一,其戰車數量和多樣性有點像蘇聯50年代的情形,當時正處于軍隊換裝、國家經濟富足、國防工業系統影響政治决策的階段。使用專業化底盤一方面提高了自行防空裝置的造價,但另一方面也證實了高度優先研制這種産品的正確性。從各不相同的特征來看,新型95式正在批量生産,不斷裝備到數量日益增加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綫部隊。每個防空連裝備6套白行防空裝置和1套CLC一2探測雷達,全部使用同類底盤。雷達對4500米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是45公里,對100米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是20公里。這種C波段雷達的距離分辨率約爲60米,方位和高低角分辨率爲1度。

  有意思的是,盡管中國已經開始生産相控陣天綫雷達,但這兩種雷達都使用傳統的鏡象天綫。也許是爲自行防空裝置研制雷達的工作早巳開始,也許是認爲舊天綫仍然比較可靠。防空炮兵連還裝備3輛設備車、1輛控制檢查車、1座專門供探測雷達使用的獨立發電站。

  如果按照慣例計算的話,中國以“式”命名的軍事裝備通常都與其列裝年代重合。但是95式自行防空系統的列裝進程被嚴重推遲,部隊中的這種裝備數量兩年前才顯著增加。顯然,中國還曾經計劃擴大作爲自行防空系統主要武器的火炮的口徑。80年代末開始在69式坦克底盤上試驗英國馬可尼指揮與控制系統公司生産的“神槍手”炮塔,後來在1989年因爲政治原因而中止。不過,芬蘭陸軍在T一55坦克底盤上裝配的正是這種炮塔,和69式幾乎完全相同。

  稍後出現了代號“90式”的自行防空系統圖片,主要武器裝備是兩門35毫米火炮,是瑞士厄利孔公司KDA式機關炮的複制品。牽引型90式使用的雷達則幾乎和瑞士“天空衛士”(Skyguard)雷達一模一樣。圖中的自行防空裝置非常像裝配荷蘭公司雷達的歐洲“獵豹”新型自行高炮。但是,由于這只是一張15年前的舊照片,因此可以認爲上面是全尺寸模型,相關的雷達圖片在15年內一次也沒有出現,似乎根本就不曾存在。况且中國軍隊中35毫米機關炮的數量也不清楚。

  2005年底又出現了一種新設計的消息。這種自行防空裝置使用最新型4軸裝甲車底盤,炮塔上裝配2門30毫米雙管火炮、兩套雷達(環視和目標跟踪)。火炮本身似乎要麽是蘇聯GSH一30 1單管炮(最早和首批蘇一27戰機一起來到中國),要麽是GSH一30雙管炮的複制品。沒有證據表明中國擁有自行高炮最適用的2A38型火炮,不過,至少有一個使用裝甲車試驗底盤的炮塔模型。中國官方還公布了這種自行高炮的技術戰術性能:戰鬥重量25噸、射程4公里、射高3000米、總射速5000發/分。當然,這暫時只是一種研制意向的聲明,至于在不遠的將來情况到底怎樣,外界尚不知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