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方朔:釣魚台牽一髮動全身 不能掉以輕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6 11:19:57  


  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政論家南方朔今天在明報發表文章說,兩岸的“6.12”兩會復談,由於北京善意配合,正如人們所期望的,在“包機直航”和“陸客觀光”上,都取得了具體結論,使得馬英九的競選政見得以如期兌現。但就在這個時刻,遙遠的釣魚台列嶼海面,卻在“6.10”發生日本海上保安隊巡邏艦撞沉台灣漁船“聯合號”的事件,鬧成了軒然大波。撞船事件已牽動了兩岸與日本間最敏銳而又脆弱的神經線,它會激盪出什麼結果,已值得特別注意。

  考驗馬英九對釣魚台主權的立場

  這邊的釣魚台國賓館兩岸復談,相互接近,儘管仍有緊張,但氣氛良好,雙方對彼此都充滿善意的期待。但日本對馬英九的當選本來就很不自在,視之為“親中”或“統派中國人”,加上北京任命前駐日大使王毅為國台辦主任,更讓日本疑神疑鬼,擔心兩岸會聯合起來對日本不利。因此,在“6.12”兩會復談前夕發生撞船事件,我們已不能排除是日方刻意炮製出來的事件,藉以考驗他在中日之間的態度,以及他當權後對釣魚台列嶼主權的立場。釣魚台海面一向台灣漁船活動頻繁,過去日艦頂多只是驅離而已,這次會去撞沉,這種大動作怎麼可能是意外 ?反而比較可能是“非意外的意外”!

  文章指出,無論意外或非意外,這次撞沉扣人事件,日本顯然已嚴重的誤判。兩岸三地保 釣已保了30餘年,人們對釣魚台列嶼的問題早已有了共識。那就是它原本就是中國台灣的領土,戰後美國為了它片面的政軍經利益,以私相授受的方式將釣魚台列嶼的行政管轄權併同硫球,都移交給了日本。過去由於兩岸對立,台灣在美國保護傘下遂不得不懦弱求全,除了口頭上說說主權外,並沒有任何“主權行動”,這乃是1970年代保 釣運動既反日又反美,並演變為左右各一支的原因。而這種情況到了近年來由於台獨勢力擴張,由於台獨本質上托庇於美日,遂不明言的有了“釣魚台主權換台獨”的認知。李登輝明明白白說過“釣魚台主權屬於日本”;陳水扁任內由於發生日艦驅逐台灣漁船事件,而不得不重申主權,但事實上在和日本交往時卻早已自貶到“只談漁權,不論主權”的程度,但因漁權隨主權而生,沒有主權而寄託日本給予施捨式的漁權,怎麼可能?這也是日本對台日漁權談判愛理不理、長期拖延的原因。及至2005年北京制定《反分裂法》,要在兩岸問題發揮反獨的主動性,這對美日長期以來那種暗中扶植台獨的策略成了極大挑戰,於是當年美日外交國防首腦的“二加二會議”遂決定擴大安保範圍,將台灣也列入“周邊有事”的區域,而與此同時,則是台灣“外交部”也調整組織,以統一事權為名,成立了名為部長直屬,實則為“總統府”提調的“日本事務會”。這次撞船事件,要求海巡署巡邏艦“和星號”停在釣魚島之外12浬處,即該事務會秘書長之決定。由此也可看出該會早已習慣性的視釣魚台主權屬於日本,台灣船舶不要進入日本12浬領海的心態。

  因此,過去30餘年,日本在美國片面授受下,早已將對釣魚台列嶼的行政管轄權一步步法理主權化,而台灣在獨派當道下,則一路自貶,將台獨的希望寄託在美日軍事同盟上。據獨派的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最近透露說,2005年後台日之間已有了最高領導人間的熱線,這條熱線之政治含意是什麼已不言可喻。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漁船遭日艦撞沉 台灣奮起保衛釣魚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