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機載雷達可探測上百公裡 世界先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2 11:56:41  


 
  “看看訓練周表變化吧,上面深深烙著裝備更新換代的印記。”特級飛行員王志豪對記者說。

  曾經,機載雷達只能“看”到10公裡左右,訓練周表上夜航成為高難課目,像王志豪這樣飛行技術響當當的尖子,一個月也飛不了幾次。

  采訪當日,記者從空軍訓練部門獲悉:有十多個團在進行夜航飛行訓練。這一數據顯示:如今“夜航”已從高難課目轉變為普通基礎性課目。

  這一變化,緣於航空裝備性能的大幅提高。短短10年,我國機載雷達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戰機的眼睛越發明亮,看個上百公裡易如反掌”。

  航空裝備的信息化,成為空軍戰鬥力成長的強勁動力,有力推動了空軍部隊從機械化條件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訓練的轉變。

  信息化裝備推動臨空轟炸走向了遠程精確打擊。2005年中俄聯合軍演,一條“我空中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實現新跨越”的消息令世人關注。這天,濃雲密布,我空軍參演部隊出動殲擊機、轟炸機等戰機,發射空地導彈數十枚,准確命中百公裡外的目標。外電評論:遠程攻擊手段曾經捉襟見肘的中國空軍正在進行的快速變革,令人匪夷所思。

  信息化裝備推動基地化訓練走向遠程機動作戰訓練。曾經,空中加油技術是中國空軍遠程機動的“瓶頸”。如今,這一技術已被突破,空軍部隊作戰半徑成倍增長。

  信息化裝備推動傳統訓練向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轉變。空軍在大力構建電子戰訓練場。“空中電磁走廊”攪活著藍天演練場,并不斷提高多機種多兵種電子對抗水平。
 
  空軍裝備部一位領導2004年曾執筆撰寫空軍信息化建設總體構想。他感慨說:“沒想到,當年擬訂的一些遠景規劃,這麼快變成了現實”。

  ●“有了這寶貝,千裡之外的戰機‘健康’狀態一清二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