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日首代護衛艦戰力對比:江湖級攻擊力超日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22 10:44:42  


 
  在反艦武器方面,“築後”級的武器可以用“可憐”來形容。該級艦沒有裝備任何反艦導彈,只有一座MK33型76毫米雙管艦炮,反艦能力遠弱於中國同時期的“江湖”I級。不過,“築後”級上的MK33艦炮有GFCS-1艦炮指揮儀和1B型炮瞄雷達控制,射速達50發,分,單論艦炮的作戰能力要比“江湖”I強。在反艦武器方面兩艦差別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當然是設計思想的不同,這個前面已經論述過。

  其二,則是冷戰時期東西方集團對反艦導彈的認識有很大差距。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陣營因為在航空母艦等領域落後於西方、海軍總體實力比西方國家要差,為了挽回這種差距,採用了大力發展反艦導彈的思路,希望用突防能力強、威力大的反艦導彈摧毀西方的海上優勢,以不對稱的方式和對手抗衡。

  因此,蘇聯、中國和東歐國家的主戰艦艇上普遍裝備了早期以“冥河”為代表的反艦導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則把反艦攻擊任務交給了航空母艦上的艦載航空兵,對於航空母艦以外的其他作戰艦艇,仍舊以火炮作為主要對海攻擊武器。在反艦導彈的認識上西方國家 直後知後覺,而且長期認為大威力遠程防空導彈也可以當作反艦導彈來用。

  因此,西方早期的艦載防空導彈,如“黃銅騎士”、“海標槍”、“海蛇”等都有反艦能力。等西方國家真正認識到反艦導彈的價值、開發專門的反艦導彈,已經是70年代末的事情了。

  在防空方面,“築後”級的火力也非常貧弱,只有兩座博福斯40毫米單管自動炮。該炮由MK51副炮指揮儀控制,自動化程度比“江湖” 級的61式37毫米高射炮略高,但同樣只能用於對付速度比較低的目標,對於反艦導彈等目標仍然無法做到有效攔截。除了兩座40毫米炮,MK33型76毫米炮也具備定的防空能力,但同樣無法攔截反艦導彈。

  因此,雖然“築後”級的防空武器在技術水平上要比“江湖” 級高一些,但並沒有本質上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量製造“江湖” 級後,中國海軍於1982年起陸續裝備了3艘改進型“江湖”護衛艦,按照北約習慣稱其為“江湖” 級導彈護衛艦。該艦的設計布局與“江湖” 級基本相同,但外觀上有一些區別,比如取消艦首的舷墻,煙囪外型也有了些許改變。據某些資料稱,“江湖”II型採用了法國製造的皮爾斯蒂克柴油機,航速達到28節。

  如果屬實的話,那麼可以說明當時的中國海軍仍舊比較重視艦艇航速。在武器裝備方面,“江湖”II型也有了一些改進,比如用2座封閉式雙管100毫米自動艦炮代替了原來的100毫米單管炮,並且使用一座安裝在艦橋頂端後部的343“黃蜂頭”火控雷達控制,在對海上目標和對陸地目標射擊能力上已經不亞於“築後”級上的MK33型76毫米炮,在威力和射擊密度上則明顯超過後者。在防空火力方面,雖然仍舊沒有裝備防空導彈,但是在艦尾甲板室上方安裝了1套341“賴斯蘭普”火控雷達,用以控制4座37毫米高炮,對空作戰效能也達到了“築後”級的水平,而且火力密度更大。

  另外,為了完成中國海軍長期重視的近海防空雷達警戒任務,“江湖”I在服役後還裝備了一套二坐標對空警戒雷達,能在戰時起到海上雷達指揮所的作用。

  從各個方面比較下來,上世紀70年代中日兩國的導彈護衛艦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線上,“江湖”I/II和“築後”級雖然設計的側重點不同,造成了武器等方面有比較大的差別,但是很難說誰勝過誰。按筆者的看法,“江湖”I/II級攻擊性更強,能給敵人帶來更大的威脅,但是自身生存能力不足,加上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動力等方面顯得比較局促;“築後”級則更多地仰賴國外技術,其基本設計和動力布置更為從容,但除了反潛,對敵方的威脅要遠比前者低。(未完待續)(來源:《現代兵器》雜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