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俄專家評中國梟龍:性價比絕佳的市場新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4 10:07:47  


 
  “梟龍”優勢何在?

  “梟龍”戰鬥機的優勢究竟在何處?簡單說來,“梟龍”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多功能第四代戰鬥機,可用來替換世界上絕大多數第二、三代戰鬥機,如米格-21、成都殲-7、南昌強-5、“幻影”-35、F-5“虎”式戰鬥機。相對於上述功能單一的戰鬥機/攻擊機而言,由於“梟龍”採用了先進的航電技術,大大節省了空重和空間,可容納更多的設備,實現更多的戰術性能;“梟龍”的推重比也大大提高,更加省油。

  “梟龍”採用的氣動布局如同是米格-21和F-16的混合體,雖然像米格-21一樣採用了三角翼設計,但是也和F-16一樣採用了中等展弦比邊條翼正常式氣動布局,突出了較強的中低空和高亞音速機動性能,但在細節上又和F-16又有很多不同,“梟龍”的邊條面積顯然大大超過了F-16。邊條翼設計可提高飛機在一定迎角下的升阻比,改善飛機的大迎角性能,是第四代現代戰鬥機普遍採用的設計手段,如米格-29和蘇-27等。“梟龍”的翼面面積比米格-21增大了10%,起飛重量也增加了30%,其重量和外形尺寸已經達到了瑞典JAS-39“鷹獅”型戰鬥機的水平。如果注意觀察“梟龍”機翼部分的承力結構設計,就會發現早期蘇聯航空設計的影響和痕跡依舊明顯,而機身尾部以及尾翼的設計卻和F-16十分相似。

  “梟龍”採用了現代化的動力裝置,裝備了一台俄克裡莫夫設計局研製的RD-33型發動機,該型發動機也被大量裝備在米格-29戰鬥機上。該型發動機較其早期的原型發動機,加裝了傳動裝置,並進行了大量改進,運行參數更佳,具備低耗油率、低發煙、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梟龍”在試飛期間,中國試飛員誇贊最多的就是RD-33發動機所帶來的強大加速性能。由於中國對RD-33沒有知識產權,因此預計不久的將來,中國設計師將為“梟龍”全面換裝渦扇-13(WS-13)型國產發動機,相較RD-33而言,渦扇-13的重量高出7.5%,同時推力也高出6.2%。

  為了提升“梟龍”的戰鬥力,中國專家採用了大量的先進航電設備。他們設計了一個開放式的系統構架,方便整合不同來源的電子設備。“梟龍”的數據交換接口採用了美國STD-MTL-1553B標準,機載計算機的處理器採用了摩托羅拉公司的88000型芯片,也可根據客戶的要求採用其他型號的處理器芯片。

  起初“梟龍”原計劃裝備俄Phazotron公司的多樣式“超級蚊子”雷達,該雷達是從升級後的米格-21-93型戰鬥機配備的Kopyo雷達衍生而來。“超級蚊子”雷達的探測扇面角度達到60度,可同時捕捉跟蹤10個目標,並能同時攻擊其中4架戰機。但由於“超級蚊子”的雷達探測距離只有60公里,因此不但被中國設計者摒棄,巴基斯坦方面也拒絕使用。“梟龍”原型機進行試飛時,曾對多種機載雷達進行了試用,其中第一次試用了以色列埃爾塔公司的EL/M-2032型機載雷達。

  “梟龍”試飛初期,巴方媒體曾報道稱,“梟龍”最有可能採用意大利伽利略航空公司的GRIFO-S7型雷達,因為巴方已經獲得了其生產許可證,但該型雷達比俄制“超級蚊子”型雷達更重,且同時跟蹤目標能力也更弱,只是在穩定性方面比俄制雷達性能優異(GRIFO-S7型雷達連續正常工作的平均時間為220小時)。後來又有消息透露,中國為“梟龍”安裝了中國南京雷達科研部門研製的KLJ-7型雷達。除此之外,為了滿足國外更多用戶的需要和選擇,“梟龍”還嘗試了安裝英法兩國的機載雷達(英國GEC公司的“藍鷹”型雷達和法國湯姆森公司的CSF RC-400型雷達),以確保這些現代化的外國雷達能和“梟龍”上裝備的國產電子設備相兼容。其中來自法國的雷達採用了美國標準,而中國國產設備則採用了BIGIBUS標準。來自英國的雷達在引導中國制式的大部分空空導彈時也需要進行調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