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分析:獨派欲斷台灣文化的根 注定失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30 00:52:45  


挑起“台語”與閩南語的爭議,是獨派“去中國化”的動作之一。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記者 孔序分析報道)台灣網上有個笑語,“南部深綠支持者去到廈門觀光時,很驚訝的‘發現’:怎麼這些中國人個個會講‘台語’?”對於近日台灣深綠挑起的所謂“台語”與閩南語之爭,這個笑話的諷刺力度相當大。

  台灣的“教育部”日前將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台語”課程改為閩南語課程、“台語”認證改為閩南語認證,一批獨派團體馬上“起乩”,跑出來“抗議”,認為閩南語是歧視稱呼,要“教育部”公開道歉,並立即將閩南語改為“台語”。

  在政治掛帥的台灣,只要掀扯到政治,很難理性談論問題,但不管獨派怎樣反對,在學術上,也無法改變所謂“台語”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閩南片屬下的一種子語言,所謂的“台語”裡有漳州、泉州和廈門三種腔調,就足以證明。

  雖然面對這種學術上的現實,但獨派還有人硬拗,已有很多荷蘭、原住民和日本的詞彙融入“台語”,與閩南語已經“不同”。這種說法更好笑!有詞彙不同,就能推翻大部份的詞彙相同、溝通沒障礙的事實嗎?在東南亞流通幾百年的福建話(閩南語一種),融入的外來詞語也很多,但從來沒有當地華人會說“因為有詞彙不同,我們講的已經不是福建話”。美國、澳洲的英語,與英國的英語,在口音和用詞彙也有差別,但它們仍是“英語”。

  把台灣閩南語“本土化”成“台語”是獨派“去中國化”的一個大動作,目的是要“切斷”台灣與中華的民族文化歷史淵源。除了要把台灣閩南語定名為“台語”外,極端獨派人士還在“推行”台灣閩南語文字“羅馬拼音化”,逐步“消滅”從“外國”來的漢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