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揭秘中國空軍制氧兵:對飛行員生命負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06 11:38:13  


每次灌氧前要認真對氧氣純度進行檢驗。
定期對氧氣瓶維護清理。
  航空飛行器在高空飛行時,飛行人員需要吸氧以供生命所需,同時發動機補氧系統也需要補給氧氣,以保證正常運轉。在空軍航空兵部隊,四站連制氧站制氧員就是專門爲戰機飛行訓練生産供應氧氣的專業技術人員,我們習慣把他們稱爲“制氧兵”。近日,筆者來到廣空某場站制氧站,與“制氧兵”有了一次“親密接觸”。 

  開機前的准備中一點小問題也不放過 制氧是個細活,也是個危險的行當,摻不得半點粗心和馬虎。開機前,包括設備的再三檢查和器材的備置等各項技術准備工作要做到細致入微。 

  早上7點半,制氧站的6名戰士全部到齊。代理站長、四級士官王建泉的“戰前動員”讓大家有一種緊張感:“現在是非常戰備時期,我們要對飛行員的生命負責,生産出質量最好的氧氣!” 

  隨後,6名戰士按照制氧工序迅速開始了准備。一級士官陳明德將制氧過程中需要的常用工具從工具櫃拿出來有序地放在一塊幹淨的帆布上,幷一個一個進行清點;對分餾塔、液氧泵等與氧氣接觸的一些禁油的工具,他反複地用酒精擦洗。四級士官朱開師熟練地打開水泵進出水閥、壓縮機進出水閥等,反複地轉動著水泵,檢查運轉是否靈活。過了一會,他啓動水泵,盯著軸封處仔細地觀察起來。“水泵軸封有點漏水!”他叫了一聲。隨即毫不猶豫地關掉電機,不加思索地就動手拆掉填料壓緊螺帽,添加了一些石棉繩,重新啓動電機試轉10分鐘,軸封良好。然後,他又半跪著,把耳朵貼近水泵,屏住呼吸仔細聽了聽軸承運轉的聲音,確定水泵運轉正常後,臉上綻露出一絲得意。王建泉告訴筆者:“制氧工藝流程很複雜,必須徹底排除一切故障缺陷,哪怕一點點小問題,如果准備不細,工作中出現故障,得停機排故,那樣非常麻煩還造成能源浪費。昨天我們已經花了2個多小時進行預先准備,現在是直接准備,檢查包括制氧車內部的准備、工具器材的准備、冷却系統的准備等,將近10大項。”在制氧車間,另外三名戰士:四級士官萬興劍、一級士官鄧權和汪禮安也忙著配氨水、准備銅絲卷等。大約9點左右,一切准備就緒,王建泉又把所有檢查的內容過了一遍,才下令開機。 

  釀出高純度的氧氣是大夥最興奮的事 

  在經過前一階段一系列的工序後,上午10點,萬興劍和王建泉一起依次啓動鼓風機、空氣壓縮機等,隨後按下制冷機啓動按鈕,進入制氧始動期的操作,這時機房內很快就彌漫著設備運轉發出的刺耳的轟鳴音。 

  王建泉站在分餾塔控制面板前,眼睛緊盯著20多個大大小小的儀表盤和閥門,當塔內壓力表指針持續發生波動超出規定範圍時,他就立即調節面板上相應的進氣閥門,直到指針穩定在正常範圍。“要是始動期順利的話,到下午4點半左右就出氧了,這是我們最興奮的時刻。”他貼著筆者耳邊說了一句。在壓縮機的一側,萬興劍拿著一把長長的螺絲刀,一頭頂在壓縮機的缸體上,一頭貼在耳邊,仔細地聽著壓縮機運轉的聲音,之後又轉到制冷機,一個一個缸的過。約40分鐘後,他從車上走下來,筆者過去問道:“設備運轉情况還好吧?”他的回答顯得很自信:“除前期准備階段出現一點小問題外,到目前運轉平穩。”他笑著向王建泉打了個“OK”的手勢,接著給筆者講了講制氧始動期的主要工序和注意事項:始動期是指制冷機啓動到分餾器實現工况的時間,大致包括分餾塔封閉冷却積累液體、冷却板式換熱器和轉換調整三個階段,整個過程完成大約要4-6個小時。這期間,各機組從靜止到運轉,壓力、溫度等方面從不穩定到穩定,所以必須加强看管,觀察設備在運轉中的變化,及時調整進氣量……制氧有如“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下午3點,萬興劍報告說,轉換制氧完畢,液氧面開始上升,估計很快就可以出氧了。這時,王建泉高興地帶著陳明德、汪禮安、鄧權三名戰士把氧氣瓶拉到充氧台旁,作好檢驗、灌充的准備。時間在一分一分的過去,慢慢地,液面計已上升到25cm,接著貯液器、液氧泵也冷却到-177℃。“出氧啦!”大夥高興地叫了起來,搶著要看看氧氣的純度。汪禮安一化驗:99.7%。純度還挺高,産量也不錯,鄧權哼著小調就開始往瓶里灌,接連灌了兩瓶。 

  一個人在車上看管,一個在車下灌氧,交流幾乎全靠默契的手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