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二炮參閱部隊曾實射34枚巡航導彈 全部命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2 17:17:09  


 
  “最後的武器”

  大閱兵中最震撼人心的武器屬於最後一個受閱地面方隊:戰略核導彈方隊。按照西方軍事觀點,核導彈是唯一不使用就可以贏得戰爭的武器。

  自次1984年國慶35周年首次亮相閱兵式以來,第二炮兵部隊的裝備方隊一直是地面受閱方隊的“壓軸戲”。

  同時,中國陸基巡航導彈也首次公開亮相。

  “與10年前受閱的那些導彈相比,此次受閱的同系列新型導彈,性能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第二炮兵裝備方隊政工組負責人汪利平說,此次受閱的導彈代表了第二炮兵部隊建設的最新成果:此次閱兵中多數導彈都是本系列導彈中的最新型號,且是首次亮相。

  國防大學教授李偉認為,此次參加受閱的這些射程、任務各不相同的導彈,顯示了第二炮兵部隊已形成了型號配套、射程銜接、打擊效能多樣的作戰力量體系,能夠全天候、全方位對多種類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巡航導彈方隊方隊長苟翼說,從2006年接收裝備以來,全旅在11次實彈射擊中,34枚導彈全部精確命中目標。

  “我們國家有許多裝備借鑒了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研製而成,但在戰略核武器建設上,我國走了一條完全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戰略核導彈方隊長張光忠認為,戰略核導彈的研發,代表了中國武器裝備自主研發的最高水平。

  1999年國慶閱兵時,中國戰略導彈部隊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受閱,戰役戰術導彈、戰略核導彈、洲際導彈首次集中亮相,引起了舉世的關注。戰略導彈不斷的公開曝光,顯示了中國軍隊的自信。

  2005年10月,位於北京北郊的中國戰略導彈部隊首腦機關曾迎來第一位來訪的外國客人---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

  在會見中,第二炮兵司令員靖志遠強調的,正是中國在各種場合重申的那句話: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2008年中國的國防》也申明:第二炮兵所屬導彈核武器,平時不瞄准任何國家。但“在國家遭受核襲擊時,使用導彈核武器,獨立或聯合其他軍種核力量,對敵實施堅決反擊”。

  參加受閱的二炮徒步和裝備方隊的官兵,是受閱部隊中學歷較高的一個群體。汪利平說,目前,第二炮兵90%的幹部都是大學畢業,大批本科士兵正進入軍營,一個以總工程師、導彈專家、技術尖子為主體的新型人才隊伍,已在部隊形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