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軍力發展如何走出“盆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05 16:33:32  


參加國慶閱兵的PGZ-04A履帶式自行高炮方隊。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環球》雜誌發表文章說,新中國60周年國慶大閱兵中所展示的武器裝備絕大部分都已成系列化,這是歷次閱兵中從來沒有過的一個新現象。它背後的推動力,融合了內外諸多因素。

  中國軍力發展如何走出“盆地”

  自美國前國防部長威廉.佩裡首次提出“軍事革命”的概念後,全球紛紛展開了相關研究。有國防工業實力的國家自己下力氣研製新型武器裝備,沒有實力的國家則不斷投入大筆資金來購買引進。但無論哪種做法,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

  每個時代都會產生新武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與“戰術”之間的關係卻發生了變化。如今,已是國內國際多種因素催生了具有跨越性的新式武器裝備的誕生。中國若不能適應這種新形勢,那麼可能會陷入軍力發展的“盆地”。

  軍事環境的壓力

  美國的武器裝備發展之快自不待言,僅從周邊國家俄羅斯與印度的軍力發展情況就可窺見中國面臨的軍事環境。

  5月23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大將對外宣布,俄羅斯在2009年的國防採購總額將超過1.5萬億盧布(1美元約合36盧布)。

  其中,俄羅斯今年將投入3750億盧布用於訂購“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升級戰略核力量作戰指揮系統、購買升級型戰略轟炸機圖-160以及研製海基洲際彈道導彈等。在常規武器方面,俄羅斯將採購包括“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導彈在內的高精度武器等。俄陸軍的大部分投入將用於購置新武器裝備;空軍將加速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以大幅提升空戰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