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軍隊演習常態化 空中戰略投送仍是難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1 09:59:26  


10月22日,參加對抗演練的空降兵某部“遇襲”後對“敵人”展開火力壓制。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電/新華網消息:回顧總結2009年的中國軍隊,高頻率的軍事演習是一個奪目的亮點。

  截至2009年11月30日,經媒體公開報道的較大規模實兵演習(演練)就有18次之多,2009年是中國軍隊名副其實的軍演之年。

  其實,2009年之所以成為軍演之年,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2008年,新的《軍事訓練和考核大綱》頒布,一場按照新大綱開展實戰化訓練的探索正在解放軍上至總部機關,下至營連指揮員中悄然進行。

  走進2009年中國軍演,不難解讀中國軍隊訓練改革的方向和新思路。

  常態軍演打開戰鬥力上升通道

  如果不打仗,靠什麼來檢驗部隊戰鬥力和軍事訓練水平?顯然軍事演習是最有效的方式。如果說,以前舉行軍事演習是一件大事情,2009年,也許就是中國軍隊演習常態化進程中重要的一年。

  回顧2009年,為宣示某種政治目的而舉行的軍事演習極少,絕大多數軍演都被冠以了“對抗”、“檢驗”、“研究”等目的。簡單地說,軍演真正成為提升戰鬥力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檢驗手段。

  “通過演習來摸部隊的底,通過演習來檢驗我們的武器裝備和技戰術水平。”總參軍訓和兵種部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說。在總參謀部的主張下,演習常態化成為一種共識。

  由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研製的模擬交戰器材,陸續下發裝備到各軍區的合同戰術訓練基地,演習現場評估系統也經過數次升級換代。各大軍區還建立配備了一支專業的“藍軍”部隊來當作部隊的磨刀石。基地是戰場,“藍軍”是“敵人”,模擬交戰器材是武器,一種新的訓練模式正在生成和完善。

  在“必勝-2009”實兵自主對抗演習中,紅藍兩軍各由一個裝甲旅和步兵旅擔任,兩軍自主對抗,來自總部軍訓部門和院校的專家只當裁判,不出題目,給足了兩個旅長充分發揮智慧的空間。“我不相信哪個旅長願意甘拜下風。”南京軍區軍訓和兵種部一位負責人說,強烈的求勝願望使部隊恨不得把“敵人”生吞活剝。

  在“火力-2009”炮兵防空兵實彈研究性演練中,炮兵防空兵的7種基本戰法和17種基本打法得到實踐檢驗。

  而在歷時數月,出動兵力達5萬餘人的“跨越-2009”系列軍事演習中,來自四大軍區的四個主力師,以及配屬的空軍、陸軍航空兵部隊,全面接受了遠程機動、複雜電磁環境和全域作戰能力的考驗。

  為了檢驗戰鬥力,各部隊在這場演習中也是鉚足了勁。“跨越-2009”中,濟南軍區“猛虎師”長途跋涉到達酷熱的廣西北部,主攻部隊在40度高溫下攻下山頭後,又一鼓作氣向“敵”縱深追殲10公里,數十人中暑暈倒,仍未動搖指揮員決心。“上級機關想知道部隊到底有什麼樣的戰鬥力,我們也想知道部隊到底能不能打。”該師師長胡武帥事後這樣說。

  事實上,濟南軍區連續幾年舉行的“確山”、“鐵拳”等系列軍事演習,已經成為軍區檢驗部隊戰鬥力的重要方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