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周邊反導引關注 專家:戰略選擇不必仿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2 17:24:35  


 
  《觀點報》引用中國專家的話稱,美國在中國周邊建立的反導系統與美國計劃在東歐部署的針對俄羅斯的反導系統是相同的戰略。在被迫取消東歐部署反導系統後,奧巴馬政府又計劃在中國周邊建立類似反導系統,從而遏制中國的核力量。

  戴旭解釋說,中國目前處在美國及其盟國逐漸形成的一個“C”字型海陸兩線戰略包圍之中。其中中亞是包圍的上端,而日本是包圍的下端,蒙古等中國鄰國也逐漸被美國拉入其中。美國一方面通過政治結盟等手段進行地緣合圍,另一方面,進一步在這些國家中部署反導系統,削弱中俄的戰略反擊能力,實現美國重新獲得核優勢的目的。而這一“C”字型包圍圈不僅對中國形成合圍之勢,還同時兼具對俄羅斯兩頭夾擊的職能。因此中國有必要對此保持警惕。

  俄欲拉攏中國“同仇敵愾”

  有分析認為,由於當前俄羅斯在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問題上面臨著沉重的壓力,俄羅斯此時提出中國“以核武對抗美反導”顯然有拉攏中國“同仇敵愾”的意圖。儘管奧巴馬政府調整了布什政府時期制定的相關計劃,不再在捷克和波蘭部署反導裝置。但近期美國的做法依然在圍繞東歐大做文章,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成為美國相中的新地點,這令本來已經舒了一口氣的俄羅斯再次緊張起來。俄軍總參謀長馬卡羅夫24日稱,俄羅斯將對北約東擴和美國部署反導系統做出反應。他明確指出,美國準備再次在東歐地區部署反導系統,目標就是指向俄羅斯。“去年我們從加裡寧格勒地區撤出600輛坦克、600輛裝甲車和600門火炮。但是我們得到的回報卻是(美國)反導系統的強化。這令我們警覺起來。”

  中俄戰略選擇不必一樣

  戴旭認為,布任斯基對目前的戰略局勢的判斷與他的觀點比較一致。美國正在對俄羅斯和中國同時進行戰略合圍,俄羅斯已經在國家層面對於這一局勢看得比較清楚,也有了明確通過加強核武器這種“以攻對防”的剛猛方式進行戰略突圍的政策。戴旭認為,俄羅斯採取這樣的做法有一定道理。俄羅斯地廣人稀,常規軍事力量落後於美國和北約,再加上其歷史上本來就有著濃厚的尚武傳統。而中國沒有必要完全按照俄羅斯的思路進行戰略選擇。既然是來自戰略層面的合圍,中國可以也從戰略層面進行反擊,在不同的問題上進行適度反應,比如對俄羅斯給予一定程度的戰略支持,在伊朗核問題上保持自己的步調,以避免被美國各個擊破。中國最終會採取什麼具體方式,取決於中國自身的權衡和考慮,但首先是要認清目前的戰略形勢,並達成共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