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者:浮躁日本難成真正大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6 12:04:59  


日本政治家們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埋頭於經濟發展,而是招搖過市,為政治大國進程鼓噪。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環球時報刊登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的文章說,即使日本經濟再強大,在政治上也很難成被人尊崇的“大國”。全文如下:

  在不少人的印象裡,日本人與日本社會一向給人以腳踏實地的感覺。和日本相比,中國社會急功近利,華而不實的成分很多,很多人處於一種浮躁、盲動的狀態中。其實,日本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浮躁。而且日本在政治上尤為浮躁,恰恰是因為這種浮躁心態,日本追求政治大國的努力沒有成功。

  可以說,僅僅是經濟大國並不能完全擔負起支撐政治大國的重任。要成為政治大國,不僅要有經濟實力,還要在國際上有獨立的政治立場和地位,並為世界提供獨創的政治理念、價值觀念和政治制度產品等。而日本卻一向以日美同盟作為其國際政策指針,對美國亦步亦趨,起碼不違背美國意旨。這樣,即使日本經濟再強大,在政治上也很難成被人尊崇的“大國”。

  那日本為什麼還要舍本逐末,去追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呢?對這個當今世界大國政治地位的象徵,日本表現出的是成為經濟大國、國力穩定以後那種財大氣粗、急於要求世界給予回報的浮躁心態。當時,凡是日本給予援助的發展中國家,日本政府幾乎都無一例外地要求他們支持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2005年以前,日本爭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時期,很多年當中,日本的官方發展援助(ODA)曾經位居世界各國第一。但是,當日本在2005年“入常”的外交攻勢嚴重受挫,明白短時期內沒有可能時,其官方發展援助的金額從2005年以後就一路下降,現在已經降低到了世界排名第五位,完全不能與其作為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和世界前三大經濟大國的地位相適應。

  為何對很多條件都不具備、不成熟,幾乎沒有可能的事情卻拼上一國之力去全力爭取?這反映了一個國家的集體浮躁和整個國家的外交浮躁。

  由於重視追求政治大國地位,日本政治家們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埋頭於經濟發展,而是招搖過市,為政治大國進程鼓噪。結果,不僅疏忽了對泡沫經濟的治理和控制,越來越沒有能夠長期推行的戰略和政策,政治和政策也都成了短期行為;日本的經濟前景日益暗淡,經濟的復甦和增長都十分乏力;日本的國際威信不斷降低,國際政治影響力日薄西山。

  前車可鑒,中國在成為經濟大國之後,也會面臨類似的情況。浮躁心態危害的不僅是個人、社會,也可能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