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官媒:中國軍隊全體系對抗已成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3 08:31:30  


 
  記者:每年年初,作為全軍軍事訓練主管機關領導,您都要在軍報上給官兵介紹和提示每年的“訓練關鍵詞”。您感到這5年來的“關鍵詞”有什麼顯著的變化?

  陳照海: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發展,是我軍軍事訓練轉變的一個鮮明特點。2006年,轉變的重點是學習和討論,全軍深入研究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特點規律。2007年,轉變的重點是抓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以陸海空軍和第二炮兵4個訓練基地為重點,展開訓練基地複雜電磁環境建設,組織8個具有代表性的新裝備部隊進行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試點。2008年,轉變的重點是抓訓練內容改革,我軍圓滿完成了新一代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的編修任務,初步構建了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內容體系。2009年,轉變的重點是抓跨區基地訓練。2010年,重點是抓信息化條件下訓練模式創新。可以說,我軍軍事訓練轉變每年邁出一小步,5年前進一大步。

  “說起演習,我這個‘老兵’很振奮”

  記者:我們下部隊採訪,碰到一位入伍5年的士官,他說從當新兵起就參加實兵對抗演習。有媒體報道稱,去年我軍僅公開報道的較大規模實兵軍演就有18次,平均每月舉行1.5次。在您看來,我軍日益頻繁的演習改變了我們這支部隊什麼?

  陳照海:說起演習,新兵很興奮,我這個“老兵”也很振奮。演習,是對部隊訓練成果的綜合檢驗,是和平年代對部隊官兵近似實戰的全面錘煉。5年來,全軍部隊演習日趨繁密,難度強度不斷加大,對抗性、實戰化程度不斷增強。演習中,訓練與考核不再界限分明,不是先訓後考,而是訓中有考,考中有訓,訓考一致,推動了考核的常態化。演習中,訓練轉變之路不斷延伸拓展,演習日益成為信息化條件下我軍檢驗創新理論、論證體制編制、驗證武器裝備效能、鍛造新型軍事人才的重要平台。

  記者:在“跨越-2009”軍演中,一個摩托化步兵團創下了我陸軍團隊單日整建制摩托化行軍916公里的紀錄。儘管如此,演習結束後,導演部講成績只用了10分鐘,講問題卻用了1小時。您怎樣評價這種訓練作風?

  陳照海:當時,我在總部視頻監控系統上看到了這一幕,心裡在叫好!5年來,我軍訓練作風發生了可喜變化,各級黨委、領導和機關對“發現問題是能力、揭露問題是黨性、正視問題是素質、解決問題是政績”的認識不斷提高,“打贏先打假、治訓先治虛”在全軍形成共識。多數部隊分析形勢、總結工作、匯報情況,都把重點放在檢討問題上,不回避矛盾,不遮掩短處,不遷就錯誤;組織比武競賽、接受檢查考核,隨機抽點單位和個人的做法比較普遍。可以說,我軍訓練領域的革故鼎新之風、真訓實練之風、崇尚科學之風、積極有為之風越來越強勁,值得我們百倍珍惜,發揚光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