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軍事專家稱日本防衛調整配合美軍亞太戰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3 08:09:55  


資料圖:日本陸上自衛隊74式主戰坦克群攻擊演練。
  中評社北京12月23日電/國際在線消息:日本首相菅直人12月14日來到太平洋戰爭末期的激戰地硫磺島,視察政府特別工作組收斂日本戰死軍人屍骨的工作。在一個個被黃土掩埋的殘骸面前,菅直人雙膝跪地,默默祈禱,令人不禁聯想起靖國神社的“招魂”一幕。65年前的硫磺島戰役,雖然日本以少對多,頗有幾分悲壯之氣,但還是賠上了2萬多條鮮活的生命。而戰爭也留下了不少“後遺症”——硫磺島上還埋有超過1萬枚的未爆彈,使得島上的原住民有家不能回。

  二戰當中,日本軍國主義伸出的尖牙利爪最終傷及自身。幾十年後,當和平成為日本國內的主流呼聲時,卻有一批人逆歷史潮流而動,通過擴充軍備、戰略轉型等方式,極力掙脫國內《和平憲法》的限制,企圖使日本重新走向“軍事大國”。12月17日,被稱為“日本未來10年國防政策指南”的新《防衛計劃大綱》終於出爐。歷經6年的精心打磨,這份備受關注的國防文件,基本上已經看不到防衛的色彩。

  國際問題專家對《世界新聞報》記者指出,新大綱中處處彰顯著與周邊國家軍力相抗衡的架勢,也表明了日本逐漸放棄外交穩定,擺出“以武立國”的姿態。這種與時代脫軌的保守安全觀,不僅不能將日本拔高為地區大國,反而可能弱化日本的國際地位。

  以中國為假想敵而設計

  在媒體陸陸續續的“劇透”下,日本新《防衛計劃大綱》在17日上午的安全保障會議及內閣會議上通過,同時通過的還有2011至2015年度《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

  日本媒體對新大綱進行了集中解讀,“中國”是被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每日新聞》報道稱,新大綱“鮮明地體現了日本的防範目標開始向中國轉移”。《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新大綱的核心是日本對中國“海權擴張”的警戒和防範,近年來,中國海軍的實力增長迅猛,頻繁突破“第一島鏈”,令同樣重視“海權”的日本感到緊張。《朝日新聞》則提到,新大綱首次將“中國國防費用的增加以及中國海軍在日本周邊海域的活動頻繁化”視為“令地區和國際社會擔憂的事項”。另外,大綱中提到的兩處核心內容——構建“機動防禦力”和加強西南海域的警戒監視力度,都是以中國為“假想敵”而設計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