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稱中國珍珠鏈戰略屬防禦性不造成軍事威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2 12:04:58  


 
  報道稱,儘管中國考慮過將這些“珍珠”軍事化,但這個計劃遇到了一系列關於可行性方面的質疑。在外交方面,雖然港口托管計劃最符合中國利益;但北京方面將很難與南亞各方達成一致。印度洋沿岸各國家就像是在新興印度-太平洋“大博弈”之中“蕩秋千的運動員”,它們與北京、新德里和華盛頓三者的關係在不斷變化;其目的是不斷從中牟利。事實上,科倫坡、達卡、伊斯蘭堡和仰光都已充分享受到從亞洲對立大國之間獲取的經濟和軍事利益,而這些大國往往會為實現自己國家的目的進行戰略投資。不管中國會提供什麼樣的甜頭,難以想象所有南亞政權會因為北京政治上的友好行為而破壞其地緣政治靈活性。然而,有些國家,特別是巴基斯坦可能向中國海軍軍艦提供停泊權;但這些舉動也不會達到向中國提供主權性海外基地的程度。

  中國建立一個“珍珠鏈”將會面臨許多實際障礙,將商業港口改造成前沿防禦基地需要高水平的技術、後勤和戰略專家。儘管這個計劃已經逐漸醞釀成熟,但這個任務至少需要中國十年的技術能力;並且這一計劃缺乏兵力投放、聯合行動、複雜的情報搜集、監控和偵查經驗。這些遠方基地靠自身防空力量、掃雷設備和彈藥儲存進行防禦是難以為繼的,並且其不靈活的指揮結構很可能成為一種障礙。因此,這個計劃很難使孤立的海軍基地抵禦來自美國或潛在對手印度巡航導彈和空中力量的攻擊。但是,這種情況似乎不可能發生;這些猜測人士仍然在探討問題的實質:為什麼中國會在南亞投資數十億修建戰時無用的基地?

  文章稱,飽受爭議的答案是,北京修建基地的“雄心”帶有很大的防禦性質,旨在通過部署海軍力量威脅對手航線,以抵消中國海路漏洞。一些中國的戰略家敏銳的意識到,為了解除印度和美國軍隊對中國印度洋-太平洋能源供給線的威脅,保護中國海外經濟利益,修建海外軍事基地是一種重要手段。這些前線基地能夠允許中國軍艦對印度和美國船只使用一些“針鋒相對”的強制力,北京保守的目標將會是建立有限的海上力量威懾,而不是通過駐扎海軍來進行大力量對峙。

  然而,中國的這一有限目的還是不太可能達到。當前,印度洋上的力量平衡傾向於華盛頓和新德里,北京對國際航線的影響力處於嚴重劣勢。無論未來中國海軍力量如何發展,很難設想它會主動破壞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中國注定要面對越來越多的能源需求,迫使其獲取新資源、新貿易路線和新的防衛技術。對海上能源供應的依賴性可能會灌輸給中國一種期望海洋長期穩定的思想,就像美國、印度和其他海上力量國家一樣。中國的“珍珠鏈戰略神話”將繼續困擾美國和印度的分析家,需要著重重申的是:所有印度洋-太平洋國家都需要自由的印度洋海洋貿易。亞洲最大的難題不是為可能爆發的衝突做駐扎海軍的準備,而是為建立地區正常秩序化解海上的緊張態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