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中國國防費適度增長面臨雙重壓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0 12:13:45  


 
  面臨雙重壓力

  中國國防費的適度增長面臨雙重壓力:既要逐步彌補長期投入不足的歷史欠賬,又要努力縮小中國軍事變革與世界新軍事變革之間的動態差距。

  事實上,當下中國國防費的適度增長,仍然沒有完全走出補償性增長的歷史周期。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和服從於國家經濟建設,我國國防費增長隨之進入負增長和低增長周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從1979年至1989年,我國國防費平均增長1.23%,而同期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平均上漲7.49%,國防費實際年平均負增長超過6%。從1990年至1997年,我國國防費年均增長15.8%,而同期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平均上漲9.7%,抵消物價上漲因素後實際年均增長僅6.1%。直到1998年後,我國國防費才逐步開始有實際性的增長。

  世界新軍事變革迅猛發展為我國國防費增長帶來了巨大的外部壓力。儘管我們不搞軍備競賽,但不能在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浪潮中落後,我們的軍事現代化水平不能落後於時代基準。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軍事領域興起一場新的深刻變革,信息化戰爭成為21世紀的主要戰爭形態。世界主要軍事強國不斷改革軍事結構,創新軍事理論,增加軍事經費,發展新型力量。新軍事變革對經費的需求是呈幾何級數增長的,其順利推進需要有國家經濟實力的強力支撐。如果觀察軍人人均國防費這一衡量軍事變革資源投入強度的關鍵指標,我國軍人人均國防費僅為美國的4.49%,日本的11.3%,英國的5.31%,法國的15.76%,德國的14.33%。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的主體裝備信息化程度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如美國陸軍53%的裝備已實現信息化,海軍裝備的信息化程度已超過70%。而中國軍隊由於國防費總量短缺,有半數以上的武器裝備仍停留在半機械化的水平。因此,對於中國這個國防現代化程度仍比較低的國家來說,要在底子薄、起步晚的基礎上推進新軍事變革,不能不在一段時期裡適當增加國防費投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