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韓媒:中國殲15存三大缺陷 航母戰力受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0 09:02:49  


 
  第三,殲-15整體設計局限預示中國並未完全突破艦載機發展瓶頸。

  在整個蘇-27戰機家族中,裝備前鴨翼的機型不多,蘇-33艦載機就是其中之一。其採用該布局的目的除了改善因上艦而有所降低的起降性能之外,很大程度上還是對蘇-27戰機家族重視集中性能做法的延續。眾所周知,儘管蘇-27系列戰機在冷戰後與美制F-15戰機的多次模擬對抗中幾乎取得全勝,但俄國人很清楚,蘇制戰機在整體技術水平上較之同時代美制戰機始終存在10年左右的技術差距,如果不靠大幅提升戰機機動性,在日後與美制戰機的實戰中,俄制戰機很可能處於全面劣勢。這種做法顯然有投機取巧之嫌,而中國在研發殲-15的過程中延續了這一做法無疑顯示,中國在艦載機研發方面仍存瓶頸。

  俄制蘇-35戰機的發展過程已經證明,蘇-27系列戰機個別機型採用的小面積前鴨翼對戰機整體性能的提升很有限,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最終定型的蘇-35戰機放棄了早期型號採用的前鴨翼。而對於艦載機的殲-15而言,作用不大的前鴨翼到來了1000kg左右的無用重量,這對於視減重如生命的艦載機而言無疑是致命傷。有鑒於此,中國在殲-15上仍採用這一陳舊的失敗布局(所謂“失敗”是僅就艦載機而言的)顯示,中國目前尚難以改變從烏克蘭獲得的T-10K(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的原始設計。而殲-15作為中國已經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進行研發的重點機型,其目前仍存在此類局限顯示,中國仍未突破艦載機研發的所有瓶頸,中國距離獨立研發製造一款高性能艦載機並將其成功整合到航母之上的目標尚有較大距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