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繼續改革才能穿越改革深水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0 08:55:20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7月10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任仲平文章,《改變中國命運的歷史抉擇——寫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20周年之際》。文章中說,離“到2020年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只剩下8年時間,只有堅定不移地繼續深化改革,才能妥善化解“成長的煩惱”,穿越改革深水區的暗礁和巨浪。

  改變中國命運的歷史抉擇

  ——寫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20周年之際

  任仲平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誕生20年了。

  20年可以成就什麼?一個嬰兒,將長成健美的青年。一片土地,可以收割幾十季滿倉的喜悅。一項發明,可能創造巨大的財富和更適意的生活。而作為人類歷史上最複雜的制度變遷進程之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20年裡給中國帶來的一切,遠遠超出了尋常的想象。

  1992年,從年初小平同志一路南下,發表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到初夏江澤民同志在中央黨校發表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講話,再到秋天黨的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經濟改革終於擺脫了計劃經濟的羈絆。20年,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場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展開的新的革命,奠定了當代中國新的基本經濟制度框架,實現了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新的飛躍。20年,它重塑了13億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相互關係,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影響著整個世界的走向。

  (二)市場經濟,一個令中國人百感交集的名詞。

  一個世紀前,當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時,日益走向壟斷的資本主義正遭遇世界範圍的空前危機。市場擴張的資源掠奪,競爭導致的貧富分化,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價值取向,周而複始的經濟危機……近一個世紀中,市場經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印象大都是負面的,它甚至一度被形容為資本主義社會的萬惡之源。

  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打開國門,震撼於世界巨變的中國人,才第一次靜下心來,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本本出發重新打量市場經濟。

  經濟發展離不開資源配置。借助利益激勵、供求變化、價格波動、自由競爭等機制杠杆,市場把有限的人、財、物以最優化的方式分配到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實現效率提高和財富增進。依靠市場經濟,“資產階級在它不到100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完善市場經濟,不少資本主義國家在一段時間裡緩和了社會矛盾,促進了經濟發展,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占得上風。

  歷史的辯證,正體現在人們對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之中。當時間走到21世紀的門檻前,曾經把市場經濟看成“資本主義特有的東西”的中國人,現在要向市場經濟招手了。

  (三)從零公里處起步,中國的市場經濟之路,就不是陽光普照的坦途。

  這是十分耐人尋味的事實——20年前,當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將“市場經濟”寫上社會主義旗幟,它所遭遇的不只是國內深受傳統觀念和主觀偏見束縛的人們的憂懼,更有在市場經濟道路上走過幾百年的西方政治精英的質疑。

  這是不得不重視的“忠告”——1991年,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時曾這樣說:“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可能兼容,社會主義不可能搞市場經濟,要搞市場經濟就必須實行資本主義,實行私有化。”有人預測,“中國這麼做,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扼殺市場活力,就是市場經濟演變社會主義制度”。更有人斷言,“搞了市場經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質上就是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

  20年過去,當年的預言依然張貼在歷史的里程碑上,反襯著一條嶄新道路的艱辛與輝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個全新的社會主義發展公式嵌入當代史,激活了中國經濟,激發起億萬民眾的積極性創造性。

  這20年,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人均GDP邁進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正從百姓的願景一步步化作現實。

  這20年,中國昂首加入世貿組織,躍居全球最大出口國。伴隨著非歧視、透明度、國民待遇、公平競爭等世貿原則滲入體制機制,我們成功融入世界經濟主流,“中國聲音”在國際舞台更加響亮。

  這20年,全國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放開,市場體系茁壯發育,走向統一開放,資本、技術、勞動力、土地等要素的市場化進程加快;國企改革攻堅克難,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漸次突圍,財稅、金融、外貿、農村、投資、社會保障、資源價格、壟斷行業等領域的改革步步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範圍不斷擴大。

  這20年,我們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轉向追求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和實惠,更帶來了思想解放、觀念更新、人員自由流動、發展機會增多,以及平等、競爭、效率、規則、法治等市場意識的蘇醒……

  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不只是像鄧小平所斷言的那樣“不存在根本矛盾”,更在相互的化學反應中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20年過去,社會主義不僅沒有被市場經濟“和平演變”,反而在市場繁榮、經濟飛躍中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儘管對這條道路的質疑尚未煙消雲散,但是,鐵的事實反覆印證著一個堅定的判斷——“中國不走這條路,就沒有別的路可走。只有這條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榮之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