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家:北斗具GPS一切功能 還有獨門秘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0 05:55:26  


資料圖:“北鬥”定位系統示意圖。
 
  不甘受制各國競相發展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為了能自主地掌握衛星導航系統在軍事應用和國民經濟上的主導權,世界各主要大國先後上馬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與美國冷戰的蘇聯針鋒相對,從1976年起組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即“格洛納斯”。針對美國的選擇可用性政策,1991年初,接管“格洛納斯”的俄羅斯宣布將其開放民用,不帶任何限制。

  歐盟各國不願受制於美國,於1999年提出聯合研製“伽利略”。有別於美俄的軍事定位,“伽利略”是世界上笫一個專門為民用而設計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為推廣自己的系統,各方扳起了手腕。2000年,美國宣布取消選擇可用性政策。為保護GPS產業,美國又於2004年與歐盟簽署協議,限制“伽利略”。

  為打破美國GPS的壟斷,俄羅斯強制推廣“格洛納斯”。至2010年,俄國內已有23%的飛機、87%的船只和80%的公共交通工具使用“格洛納斯”。

  “一家領先,三家加速跑”,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秘書長苗前軍向記者這麼形容現在的競爭格局,GPS雖然還占據主導,但它的優勢正逐步被其他三大系統所消解。他說,如果說GPS勝在成熟,“伽利略”勝在精准,“格洛納斯”勝在抗干擾能力強,那麼“北斗”的優勢則在於開放性和互動性。

  我國為什麼要發展 “北斗”

  擁有自主研發的“北斗”,首先保證的是國防安全。我國大多數軍民應用範疇建立在GPS之上,“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加大民用碼誤差,甚至使GPS局部不可用,後果將不堪設想。”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咨詢中心主任曹衝對記者說。這已有前車之鑒,在2008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5天的戰爭中,美國為了向其盟友格魯吉亞提供援助,封鎖了衝突地區的GPS信號。

  其次是通信安全。中國工程院院士、測繪專家許其鳳舉例說,某研究所曾經在我國河南某地做了個試驗,用儀器干擾GPS信號,結果該地區兩三天內手機全都不靈了。其原因就是我國現有的通信系統,不管是CDMA,還是TD-SCDMA通信基站,都依賴GPS的授時功能。一旦GPS失效,嚴重時可導致網絡系統癱瘓。2011年1月13日下午,中國電信CDMA出現網絡告警。值得慶幸的是,事件並沒引發網絡中斷和延時。據美國官方稱,事因GPS系統升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