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家:北斗具GPS一切功能 還有獨門秘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0 05:55:26  


 
   “如果美國人在GPS上搞一點貓兒膩的話,那就不是兩三天的問題,也不是局部地區的問題。”許其鳳說。據報道,在戰時抑制戰區內的民用GPS信號,如施放干擾和恢復選擇可用性手段等,也被美軍列為作戰方略。

  綜合多方因素,1994年,我國批准了“北斗”的研製建設任務。據“北斗”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介紹,其採取“三步走”戰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一代”試驗系統,解決有無問題;第二步,2012年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第三步,2020年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雖然起步晚但也有優勢

  “北斗”起步比GPS晚了20年,但技術上並沒落後很多,GPS所擁有的一切功能“北斗”都具備,還有著GPS沒有的“獨門秘技”。孫家棟表示,“北斗”最大的創新在於把導航與通信緊密地結合起來,既能知道“我在哪裡”,也能知道“你在哪裡”。

  如果把GPS比作收音機,那麼“北斗”就相當於衛星電話,可以實現雙向交流。“5.12”汶川地震中,“北斗”這種獨有的短報文通信功能就派上了大用場。震後,災區通信癱瘓,中央無法掌握災情。救援部隊緊急裝備了1000多台“北斗一號”終端機,武警四川總隊一支小分隊就靠這個終端機發出了來自震中的第一條短信。救援期間,部隊用“北斗”共發送74萬條短信。但苗前軍也指出,“北斗一代”衛星轉發器的通道容量有限,限制了短報文通信功能的使用,拖延了其在行業市場的推廣。

  “北斗一代”是試驗系統,應用能力和範圍受到很大局限,隨著第二代衛星的部署,“北斗”才真正進入和GPS競爭的軌道。2011年12月27日,“北斗二代”開始試運行,今年年底正式運行後,其定位精度將由25米提高到約10米。

  “北斗”發展的瓶頸在哪裡

  2011年“格洛納斯”第二次實現全球覆蓋,2014年首顆GPSIII衛星將發射,“伽利略”全球覆蓋進程也可能在“北斗”之前完成。對手擴張的步伐緊鑼密鼓,“北斗”勝算幾何?中科院院士、大地測量專家楊元喜在2012年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年會上表示,未來“北斗”將能實現80%的中國市場占有率,並力爭20%的全球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