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習近平結束在粵考察 談話顯政治勇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2 11:35:05  


習近平在深圳蓮花山公園與當年參與特區建設的老同誌交談。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11日,內地央媒報道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活動,公眾得以詳細了解習近平南方之行期間發表的,激勵國人奮力推進改革開放的講話內容。習近平的南方談話沒有高談闊論,但句句一針見血,它解決了社會主義再出發、中國改革再出發以及鼓勵廣東再出發這三大時代命題,當中不少意味深長的表述,讀來頓感振聾發聵,酣暢淋漓。

  大公網文章說,習近平總書記以“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來形容改革開放的重要地位,這一表述顯示其對歷史時勢的清醒認識和科學判斷。的確,行事見於當時,是非公於後世。30年前,如果國人沒有從僵化中覺醒、從沉悶中奮起,就不可能大踏步趕上時代潮流,扭轉了個人和國家的命運。

  激勵衝破思想觀念障礙

  可以說,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正所謂“一路風雨伴彩虹”,多少改革先驅不怕“犯上”,不懼“揭醜”,不忌“聞過”,不懼“風險”,敢於破除禁區,頂住了種種壓力,換回了種種奇跡,留下了一串串中國人不斷探索、跋涉的印記,這些都是今天必須珍視的改革精神財富。不過也應看到,實踐永無止境,發展永無終點,舊的思想僵化解決了,新的思想僵化還會出現,因而,改革開放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新矛盾新問題也層出不窮,改革任務愈加艱巨。對於改革的未來是什麼,社會上存在一些分歧。特別是中國的改革已經進入“分蛋糕”階段,有些既得利益集團為了避免利益受損,要麼百般阻撓改革,要麼曲解改革,要麼借改革之名行維護既得利益之實。社會風氣的敗壞,導致人心渙散和改革共識的破裂,在某些地方,消失了20年的左的思潮又有重新活躍的苗頭。正是意識到中國的改革開放又到了一個極其關鍵的時期,習近平才在南方講話中呼籲國人“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激勵大家“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克服“改革疲勞症”和“精神懈怠病”,重新找回對改革的信心、耐心和動力。

  改革開放宣言書動員令

  “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這是習近平基於現實的召喚,但又何嚐不是歷史的回聲?縱觀古今中外,大國的崛起和衰落,雖然間或有偶然因素的作用,其必然原因正是改革創新精神上的差距,歷史上20多種相繼消亡的文明,正因失去了改革的勇氣和創新的活力,最終才被淘汰出局。從這個角度看,習近平一番語重心長的講話,恰是一份深化改革開放的宣言書和動員令,希望將“中國為什麼要改革”的道理追問到底,讓國人明確,改革不僅是發展的強大動力,更是促進發展“成本最低、動力最足、效果最持久的方式”,只有不斷衝破思想、體製、機製的束縛,敢想、敢試、敢冒、敢闖、敢幹,才能使民族、國家和整個執政黨永葆生機和活力。

  改革無窮期,邁步從頭越。改革是改革者的座右銘,改革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宿命。如果說20年前的“小平南巡”,用扞衛市場經濟的方式,徹底解放了生產力,那麼,20年後習近平考察南方的這番談話,就是要鼓勵人們敢於觸及深層矛盾,勇於開拓一條新路。習近平的談話彰顯了新一屆中共領導人高超的理論智慧與過人的政治勇氣,讓中國人洞穿了歷史隧洞,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