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最新蒼龍號潛艇服役 性能直逼核動力潛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4 09:52:47  


日本最新式潛水艇“蒼龍”號服役。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3月30日,日本最新潛艇“蒼龍”號(Soryu)正式交付海上自衛隊第一潛水隊群服役,它將長駐廣島縣吳港基地。 

  考慮到第一潛水隊群經常追隨美國第七艦隊進行帶有中國假想敵背景的演習,“蒼龍”號服役也引起中國各界的高度關注。 

  名稱來自二戰侵華航母 

  據日本媒體披露,“蒼龍”號的水下排水量達4200噸,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海自)現役最大的潛艇,其最大特點是由於安裝了AIP(不依賴空氣動力)系統,可以減少潛艇浮出水面的頻度。 

  “蒼龍”的潛航時間和降噪性能直逼核動力潛艇。此外,“蒼龍”採用X形尾舵,更適合在水文複雜的東海和黃海作戰。 

  由於其持續潛航時間可長達3周,這使得“蒼龍”能更有效地配合海自的護衛隊群,執行保衛西南、東南兩條1000海里海上交通運輸命脈的任務。 

  “蒼龍”號作為“蒼龍”級潛艇的首艇,於2005年3月31日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動工,2007年12月5日下水並被命名為“蒼龍”號,耗資600億日元(約合42億元人民幣)。日本還計劃建造另外4艘“蒼龍”級潛艇,其中第二艘“雲龍”號(Unryu)已於去年10月下水,預定明年3月完工。按計劃,自2009年開始的5年中,每年3月都有一艘“蒼龍”級潛艇加入海上自衛隊。 

  值得關注的是,日本此前的潛艇的尾字均為“潮”字,如“夕潮”、春潮”、“夏潮”、“親潮”等。此次一改慣例,轉而使用“蒼龍”這個日本海軍在二戰中使用的航母名稱,不能不引人聯想。 

  “蒼龍”號是日本第一艘專門設計製造的大型航母,到二戰結束前,日本海軍共擁有29艘航母,大多數航母都參考了“蒼龍”的設計。“蒼龍”號航母於1938年4月服役後立即參與了侵華戰爭,特別是在1938年10月日軍侵占廣東的戰鬥中,其艦載機多次參與軍事行動。1941年12月7日,“蒼龍”號還參加了偷襲珍珠港行動,最終於1942年6月在中途島戰役時被美軍擊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